作为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一直都是媒体的焦点。与很多实体经济的企业家一样,董明珠愿意说、敢说,并时常语出惊人。从炮轰同业“无氟空调有氟”、与雷军的10亿赌约,再到进军芯片产业,董明珠身上的争议从未间断。
在2018年11月6日珠海航展期间,《中国企业家》记者见到了董明珠。与她一贯“铁娘子”的形象不同,董明珠身着白衬衫、牛仔裙,青春的气息让人眼前一亮。多年来,董明珠已经清楚地知道,公众人物要经常受到来自各界的批评与过度的关注。然而面对种种质疑,董明珠从不畏惧。
“面对众说纷纭、不实的评论该用什么心态去看待?”董明珠说道, “用正常的心态,如果做了一个决定更多是为了大众的利益,那么一定会得罪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最关键在于我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何必与一些小人争高低呢?”
董明珠自然有十足的底气。
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电器公司,先后视察了公司展厅、精密模具车间和重点实验室。习近平强调,“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希望所有企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我们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
这对董明珠和格力意义非凡,董明珠实体经济代言人的标签也因此更加强化,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无疑也是对格力这些年自主创新成果的肯定。
在董明珠身上,赞誉与质疑总是同时存在。在格力进入或试图进入的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多元化道路上,一直伴随着外界的非议。但董明珠身上永远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强气质,她的职业史也是一部斗争史。
杀伐决断,不断变革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乍暖还寒,董明珠离开南京,独自来到改革开放特区珠海,加入格力电器。
1992年,董明珠的销售业绩做到了1600多万,占全公司销售业绩的八分之一。因为业绩做得好,公司决定让董明珠去开拓南京市场。一年之后,董明珠以3600多万的销售业绩刷新了自己的记录,这个销售业绩即便放在20年后的今天依然非常出色。
1994年,格力遭遇库存积压,产品卖不掉、三角债务严重,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此时格力进行薪资改制,激励体系向研发部门倾斜。据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回忆,90年代销售人员权力很大,薪资改革引起哗变,流失了大批业务骨干,董明珠此时出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算是“临危受命”。
而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董明珠上任之后,就先革了自己的命。在出任经营部部长后,董明珠进一步削弱了营销人员的权利,禁止业务人员拿回扣,同时制定了“先款后货”的政策,创造了营销淡季贴息、年终返利的营销模式,平衡了空调淡旺季的成本。
曾有人开玩笑说,“董明珠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就是形容她这一阶段的绝不妥协和杀伐决断。但正是因为格力电器内部的这些变革,使格力得以从营销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1994年也成为格力电器发展的重要节点。2001年左右,由于管理团队出现问题,格力内部出现罢工现象。彼时董明珠升任格力电器总经理,开始对中高层干部的作风进行整顿,解决了彼时格力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人浮于事的弊病。
而在此后,作风整顿也成为了格力的传统,每过一段时间,干部考核便要重启,销售业绩不达标、质量管理不过关都会被董明珠降职甚至罢免,现任助理总裁方祥建就曾有“三下三上”的经历。
董明珠虽然是销售出身,但与“怒砸冰箱”的张瑞敏一样,对产品质量也十分看重。早在1995年,格力就建立了筛选分厂——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海关式”的检测,从源头上带动了2000多家配套供应商的质量进步,使售后故障率连续多年平均降幅达20%以上。
2014年,董明珠又启动了“全员质控”制度,从设计到生产、采购、物流,运输、服务,整个体系都要参与其中,而作为当时的质检部长,方祥建参与了全过程。据方祥建介绍,董明珠会拿出每周末上午半天的时间来跟他讨论,最长的一次从早上八点钟聊到下午两点钟,详细到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个流程持续了三年的时间,雷打不动。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中,所有的企业家都在探寻市场规律,而对质量的坚守成为一众成功企业家交出的共同答卷,这个答案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成为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格力与其它成功企业一样,都是改革开放的“共同体”。
扛起实业大旗
董明珠的“铁娘子作风”不仅体现在管理上。
2005年8月,格力电器启动股份制改革,开利集团欲对格力电器展开收购,定价9个亿,格力电器处于命运的转折点。最终董明珠带头找到了上级政府,留住了格力电器。2005年底,格力集团递交了股改方案,格力电器原有领导班子保持不变;股改完成后,格力电器进入发展快车道。
“那时候我确实有梦想,我看到中华牙膏、飞鸽,好多自主品牌被外资收购后都销声匿迹了。我想如果格力电器被收购,现在可能也只是一个外资品牌的加工基地。我相信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当时保住格力是对的,从2012年以后,我们给国家的纳税超过了800亿。”
实际上,董明珠早就成为了中国实体经济的代言人。在此前,董明珠曾公开表明格力电器永远不会涉及房地产与金融,只想纯粹做制造、做实业。2016年,格力电器也受到资本“野蛮人”的入侵,董明珠振臂高呼“拯救实体”,某种程度上也解围了万科的危机。
而从广告标语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格力电器的发展轨迹。从一开始的“好空调,格力造”到现如今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电器对于制造业的坚守已经上升到了家国情怀。
2012年,朱江洪退休,格力正式进入董明珠时代。同年,格力电器开始大举进攻智能装备制造,而在此前,格力的所有精加工设备都是进口。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格力电器累计营收7209亿元。而这些年,格力电器的专利技术和科研实力的确有飞跃式的发展。新闻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7年,格力电器发明专利15900个。
实际上,格力完全可以走跟美的、海尔一样的“并购之路”,但董明珠一直希望企业能够真正掌控核心技术,也无法接受某种程度上的“受制于人”。或许正是出于这种理念,2015年,格力宣布进军芯片领域,而董明珠做芯片的初衷只是希望空调性能更可靠稳健。
格力电器总工程师谭建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曾透露,2018年已经有一定比例的空调采用了格力自主研发的芯片。而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还表示,2019年格力空调会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
再造一个格力?
格力的下一个目标,是计划在2023年实现营收6000亿,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意味着格力电器要在2018年实现2000亿营收目标的基础上,再用五年时间实现4000亿的增量,几乎是要再造一个格力。
但董明珠的思路却十分清晰,“格力在生活电器领域已经完成系统化了,厨房电器、冰箱、洗衣机这三大块好好发展就会有五、六千亿的营收,在未来,智能电器+手机更是大趋势。此外,格力还有很多核心技术,比如零部件的外供、模具、数控机床等,所以这个数字也没什么可怕。”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董明珠援引了网上的段子:“为什么别人搞芯片股票就涨,格力搞芯片股票就跌?因为格力是真干。”
可以肯定的是,董明珠与格力的“斗争”还在持续。目前,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换届一再延迟,而现任董事长董明珠有最大可能性连任。对此,她的回应却颇为淡定:“很多人觉得我恋着这个位置,不愿意退休什么的,但我想的是不能因为个人意愿而放弃更大的东西,企业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董明珠当然希望格力电器能够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刘总(新飞电器前任董事长刘炳银)还在的时候,我们都很仰慕他,每一家都用新飞的产品,但因为他的突然离世,整个企业出现动荡。不过我相信格力的文化是可持续的,接班人的问题我一直都在留意。”
时至今日,董明珠对于自身还有严苛的约束,每天都全心投入,往往工作到夜里三四点钟,经常自己出差不带秘书,原因仅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费用。
格力的故事始于1985年,它在深化改革的信号中起步,与诸多企业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32年来,格力电器从主抓产品质量到加强技术研发,一度站在时代的潮头。对于未来,董明珠也信心满满。
“我非常认同总书记的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后十年,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丰富,你不能忘记奋斗而乐于享受,只是去追求物质生活。很多人问我怎么到了60岁还能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激情,我觉得这是因为人生有梦。”她说。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已确认出席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她会在领袖年会的舞台上说出什么样的“真知灼见”,值得期待。想要现场聆听董明珠演讲,点击下图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