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之外,国产手机近年来纷纷瞄准智能手机正在普及的国家——印度。国产手机进入印度,并在印度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已经占据一定优势,并对2017年第四季度前在印度连续6年取得销售冠军的三星发起挑战。
小米在去年第四季度成功超越了三星,拿下了印度市场第一的宝座。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此前发出的《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公开信中表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15个国家名列前茅,“小米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复制的普适性。”在递交的IPO招股书中,小米再次表现出了印度市场在公司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对此,三星开始了激烈的反击,主要应对措施是降价促销,并在今年二季度三星市场份额追平小米。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市场一共发售了3260万部智能手机,相比去年同期的2680万部增长了22%。从市场份额看,小米已经与三星齐平,均以30%的占比成为印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手机品牌。另外两家中国企业vivo和OPPO分别以11%、10%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三和第四,前四名中不见苹果的身影。
作为全球手机巨头,苹果在印度的表现差强人意。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苹果在印度高端智能手机(价格在470美元以上)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从2016年假日季的59%下滑到了去年同期的35%。2017年苹果在印度销量仅有320万台。为了应对价格战,苹果甚至在印度也推行了低价的尝试,去年7月开始下调iPhone、iPad、Mac电脑和Apple Watch手表的价格,但成效甚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苹果的iPhone手机在印度销量不足100万台,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仅为2%。
不难看出,印度市场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厂家激烈竞争的战场,伴随着三星、小米等企业在印度的建厂,这场竞争已经愈加白热化。
中国手机厂商印度厮杀
印度人口超过13亿,但皮尤斯数据报告2015年统计的“全球智能手机拥有率”显示,印度只有17%的人口用的是智能手机。也就是说,印度智能手机的市场潜力巨大。
数亿的市场空缺吸引了大量的国产手机进军印度。现阶段,智能手机在印度仍在普及阶段,而小米、OPPO、vivo、华为等多个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大举入侵,并改变了印度的手机市场格局。
2014年,小米瞄准印度手机市场,将该地区作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定下“3-5年内成为印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目标。
2016年,小米印度推出红米Note 3,被称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腾飞之作。2017年,小米在印度的第500家服务中心正式开通。相较于一些高端品牌而言,小米凭借优良的性价比在印度市场打开局面,如今小米印度市场已经成长为仅次于中国大陆的第二大销售市场。
另外,小米还在印度实行“直接面向零售商”的销售模式,将手机直接销售给零售商。这省去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多层中间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其线下销售的比例。2017年7月,印度政府实施的新税法,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的税收,使得线上渠道销售的优势不再。因此,小米等进军印度市场的中国手机厂商纷纷拓展线下渠道。
“在印度,手机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幅员辽阔,零售点的布局显得至关重要。传统上来说,拥有强大线下零售布局的厂商往往在印度市场会有着良好的表现,对于新入局的厂商来说,及时拓展线下零售渠道同样是其能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分析机构IDC的分析师Kiranjeet Kaur指出。
在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多种销售渠道共同作用下,小米在印度市场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小米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9000万台,重回全球前五;其中,海外市场收入暴涨,从2016年的91亿元涨到了2017年的32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也达到了28%,特别是在印度市场,小米表现强劲。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手机公司,市场份额达26.8%。
除了小米,OPPO、vivo也在该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不过,鉴于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快速增长,OPPO和vivo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因此,这两家公司调整了销售策略,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OPPO印度品牌总监Will Yang此前向路透社透露,OPPO和vivo现在在印度主要是通过亚马逊和Flipkart进行线上销售,改变了他们以往大量走线下销售的战略,以此加速销售量增长。
在国产手机里,华为在印度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此前,华为在印度地区多定位在中高端手机,与小米、OPPO、vivo等形成了对比,导致用户不太追捧。虽然之后也推出了百元手机,但已经失去先机的华为出货量还是不太理想,仍在全力追赶。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华为荣耀系列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印度智能机市场中首次占据了前五的位置,市场份额达3.4%,与去年同季度相比增长了146%。
2017年下半年以来,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原有的“三星+四家本土厂商(Mircomax、Intex、Lava、Karbonn)”的格局被打破,中国品牌小米、OPPO、vivo已经对三星形成“合围”,联想、一加等也在全力追赶,印度本土厂商则几乎不见踪影。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17年,中国三大智能手机品牌总销售额均大幅增长。其中vivo较2016财年增长6倍左右,小米和OPPO的销售额增长近8倍。相比之下,印度国内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Mircomax仅实现销售额561.4亿卢比,较2016财年下跌42%;而排名第二的本土品牌Intex则萎缩30%至436.4亿卢比。
三星、苹果的反击
就在中国品牌快速增长的同时,苹果、三星也在反击。
在苹果、三星主打的高端手机(售价400美元以上)市场,现在已经受到中国手机品牌的威胁。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国产手机一加在印度名列高端手机市场第一,市场份额占比达57.1%。苹果以37.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三星,市场份额仅为3.6%。
而Cyber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手机市场中售价在1万卢比(954人民币)至2万卢比(1909人民币)的产品占比为38%,印度消费者相比以前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手机。有业内人士分析,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在高端机这一领域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苹果也没有放弃这一市场,试图通过低价的iPhone SE等手机打开市场,同时采用降价策略全力追击。
以印度生产的iPhone SE为例,2017年其价格从27200印度卢比(约420美元)降至26000印度卢比(约402美元),降幅为4.3%。入门款的iPhone 7售价也从60000印度卢比降至56200印度卢比,降幅为6.4%。
此外,随着印度全国性的商品及服务税(GST)的实施,iPhone税率也从13.5% 降至12%。就连苹果CEO库克也曾多次暗示,印度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十分看好印度市场前景。
但是,从现阶段的销售成绩来看,苹果反击道阻且长。
与苹果一样承压的还有三星。从1995年三星印度成立,到2005年在印度设立手机制造部门,再到2014年在该地区拥有5万多家手机零售商,三星在印度市场深耕20余年。2017年前,三星一直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独占鳌头,直到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将三星拉下王座取而代之。
面对以小米为首的中国手机品牌,三星也已经开始激烈的反击。
今年7月,三星在印度诺伊达的81区的手机工厂正式开工。这是继斯克里伯鲁布德工业园后的又一家工厂,也将成为其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分析师Tarun Pathak称,新工厂将减少三星手机的上市时间,给三星带来竞争优势。
IDC的资深市场分析师Jaipal Singh则指出,三星正在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智能手机,他们还可以生产电视、冰箱等类别的高端产品,印度的高端制造业仍然落后。随着新工厂的落成,三星将扩大竞争优势。
另外,三星还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其在印度一共雇佣了70000名员工;零售经销网点也覆盖全印度,如今已达150000个。
2020年,新工厂将会落成,届时三星是会在印度再度上演“中国之痛”还是维持其“霸主地位”仍未可知。
印度市场为何成“猎场”?
为何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均将印度市场视为全球化的重要领地,在这个地区掀起激烈的“争夺战”?其实都是看中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力。
智能手机的普及过程是在全球范围逐渐进行的。欧美国家开始于2010年,到2013年基本完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则从2011年开始,大约在2014年底完成。印度则被看作是亚非拉国家,换机过程相对更晚。现在的印度,被看作是“10年前的中国”。
目前智能手机在印度还没有普及,主要的原因是其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未来随着印度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4G网络的普及,印度智能手机用户将会大幅增加。
公开数据显示,印度现在人口约13.24亿,直逼中国(13.79亿);而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印度智能手机普及率为22%,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也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印度这个市场无疑是极具潜力的。
根据eMarketer的最新预测,2018年印度将有3.37亿人使用智能手机,相当于超过1/4的人口。这一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近16%,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增长率都高。
eMarketer资深预测分析师Chris Bendtsen表示:“智能手机越来越便宜,移动数据价格下降,城市化进程继续。在接下来的四年中,随着普及速度和农村普及率的提高,印度智能手机用户将接近5亿人。”
就在各大手机品牌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抢夺印度市场的同时,OPPO和vivo已经开始重金砸品牌、砸渠道,拉高产品形象,为印度市场从低端机向高端机转换做准备了。未来这个市场又将掀起一场怎样的风暴,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