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求职而言,不存在‘金三银四’,这会儿再找工作,太晚了。”
■ 各大企业春季招聘在即,人力资源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专业人士提出大学生毕业—— 转换观念:走向职场第一步
春节刚过,人力资源市场将迎来所谓的“金三月”“银四月”,多数用人合同将在这段时间签订。那么,去年以来一直寒气逼人的大学生就业态势是否有变,“金三银四”有没有可能为2013届的毕业生带来更多机会,甚至带动大学生就业市场复苏呢?近日,记者走访本市部分高校就业中心以及用人单位,得出的结论是:当下,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年轻人走向职场,能不能转换观念、肯不肯放低“身价”,是必然面临的一大考验。
春季没有校园招聘
“高校招聘的高峰,是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能够找到工作的,那时就已确定意向了。对大学生求职而言,不存在‘金三银四’,这会儿再找工作,太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毕业生小简说,事实上,到三四月份找工作,竞争压力更大。因为,企业在“金三银四”一般只招有工作经验的熟手,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在此列;即便有少数企业有需要,春节后的市场也会增加一支新的求职队伍,即考研落榜生。
记者从毕马威、欧莱雅等多家跨国公司获悉,它们都不会在校园举办“春季招聘会”。据一家外企人事经理介绍,三四月份企业会与那些已“有意向”的同学正式签约,不再考虑新的招录计划。
市场复苏尚需时日
既然对大学生来说,最佳的求职时机在春节前,那么,2013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状况如何呢?记者在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大等多所高校了解到,较往年相比,目前学生的签约率均在历史低位,形势不容乐观。外贸学院学生就业中心主任徐家义表示,去年底以来,包括四大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等“热门”单位,来学校招收的人数明显减少。他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苗头,但大学生就业市场复苏尚需时日。
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目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同比下降9%;本科毕业生为38%,同比下降8%;硕士毕业生为29%,同比下降7%。种种迹象显示,企业用人需求仍处于收缩状态。
名校学生早早签约
复旦大学就业办负责人刘金华告诉记者,作为名牌大学,复旦本年度毕业生求职状况还不错,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国内不少金融机构为复旦毕业生增加许多工作岗位,截至今年1月底,复旦毕业生拿到“国”字号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人意向”的,较之上一年增加了30%;而IT行业、计算机行业在复旦校园的招聘量也较往年有所增加。
但刘金华透露,“这恰恰证明,今年学生就业形势偏紧。”以往,复旦等名校毕业生往往“皇帝女儿不愁嫁”,所以迟迟不愿意与企业签约;今年,人人都知道找工作不容易,很多复旦学生选择“早签约、早定工作”,因此,目前,复旦的签约相反较往年要高。刘金华介绍,复旦2013届毕业生中,选择去外地的明显增多,甚至还有许多人选择去中西部地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基层一线需求巨大
上海工程大学生处处长、就业中心负责人徐阳则认为,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仍属于结构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偏远地区、生产第一线仍需要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但许多学生还是想方设法要进办公楼当白领,这就造成了人才市场的失衡。徐阳说,当务之急,仍要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走到生产第一线。“大学生毕业,能够干各行各业。当这个观念能为社会接受时,才是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徐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