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看需求
在开会时涉及讨论具体内容的时候,老板往往会对跟自己真实想法相近的观点表示肯定和支持,虽然整个公司的运营涉及多方考虑,但“舵手”跟“船长”之间的身份往往是较为亲密的。通过老板对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部门的重视和问询程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目前公司急于解决的矛盾和迫切需要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好比我们在进餐时,大多数人会关注自身需求的食物情况,“食肉动物”如果突然关注了素食,那么其中的因由也许不仅是“减肥”这么简单。所谓察言观色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日常朋友之间的聊天互动,更是在周遭环境发生变化时提出的某种带有警示色彩的思考。
从态度看意见
老板和员工,两个阶级一条心。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条心的说法会伴随维度的转化而发生转变。很多公司的纲领性口号中会强调团结,但实际上不公也就在此处默默发生。较为直观的了解办法之一,就是从老板的态度上去获取他对某一情况的想法。
聪明的领导者,往往会通过态度来暗示主张,不以制度去欺压员工,这样的老板一般在用人方面考虑长远,会把员工的利益摆在公司的利益周围(请不要指望能把你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于类似加班这种增加工作量的要求,往往会给予一些适当的奖励,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此类需求的出现。
愚蠢的老板喜欢用制度去压制员工,这样的企业对于员工的需求”浅显易懂”:你只要干就行了,你的价值就是我的心情。也许这样的说法会让一些朋友感到残酷,但如果你经历过类似公司的用人标准,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是凭空杜撰:加班成为了某种风气,意义不大却如同“表决心”的工作行为令人反感之余也会引人思考:这样的态度会把企业做大做强吗?答案往往不言而喻。
从选择看经验
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没有人是因为挖煤挖的又快又好而当上的煤老板。”这句看似有些“反鸡汤”的话语背后,却忽略了某些揭示需求的东西:作为老板来说,“挖的又快又好”实际上是一种提升竞争力的表现。
那么我们顺着这句话继续思考,一个煤炭企业的运营过程是复杂的,单轮采集资源的效率高低,并不能够直接影响这个企业在同行之中造成的影响,但是“挖的又快又好”所体现出的长远价值,却在解释了一种可能:这个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来的价值,能否被更好的利用呢?
在这个例子中,老板也许这辈子永远做不到“挖煤挖的又快又好”,但是他必须知道这类员工存在的意义。要想深谙此道,老板本身就要具备丰富的用人经验和处事能力。面对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员工,老板如何体现出重视,则更多的取决于他的见识和想法。
从转变看心态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整个社会的需求变化,意味着企业要随时适应新的风向来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公司内大大小小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老板把控转变的方式和方法上来看出一些“端倪。”
稳中求胜,什么是稳?稳不是慢,稳是一种沉积的过程。老板的心态稳,看的就准,看的准就不会急躁。公司的改革犹如人做手术,手术成功了,人能活得更好;手术失败,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抱憾终身。
“步子迈的太大,会扯到蛋。”一些企业之所以会表现出这样的情况,频繁针对制度“开刀”,实际上就是领导者急于求成的表现。实际上这样的老板往往忽视了许多重要的非主观因素:举例而言,当前的工作模式造成的效率迟缓,未必是制度的原因,有可能是新职工或者接触到了新的项目所需要的磨合过程。以绝对的主观现象去推定客观变化,是“心不稳”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之一。
抛开社会身份,老板其实和员工一样,都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都愿意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希望自己的旅途少一些坎坷,多一些欢乐。
但遗憾的是,“望梅止渴”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