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大采购还有10天,“11.28大促”的广告字眼却早已充斥在北京等各大城市的地铁、公交站和楼宇之间。过去两年时间里,海淘和跨境电商在国内逐渐兴起,天猫国际以及洋码头、蜜淘等一批新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则试图让大洋彼岸的中国消费者共享美国人的购物狂欢。
“跨境进口业务将引发国内电商格局新一轮重大洗牌。”蜜淘创始人谢文斌预测,未来消费者越来越多购买海外商品,相应便会逐渐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大变革到来的时间则取决于进口电商对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教育程度以及行业的发展速度。
国内愈发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对生活品质的注重,使得优质海外商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攀升,而今年跨境进口电商政策在跨境支付、通关和保税模式等方面也呈现多重利好。
事实上,今年跨境电商市场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多家创业公司相继拿到数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
目前,跨境进口B2C平台体量最大的是天猫国际和洋码头,后者的注册用户达到数百万,PC和移动端APP“海外扫货神奇”日活用户7万左右;自营B2C模式的代表是蜜淘,客户端激活用户近百万;对接海外电商平台的hai360海外购也通过 “海淘通”获得了70万忠诚用户。
但对于上述创业公司而言,其发展历程却历经曲折,它们又能否等来海购市场的真正爆发?
洋码头:押注供应链优化
“最早没人说跨境电商,也不说海淘,叫倒爷。当时很多人质疑跨境进口电商,甚至形容我们为卖国贼和疯子。”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如此描述其创业之初面临的窘境。
对于道德上的质疑,曾碧波从经济学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宏观经济是讲究平衡的,出口贸易让中国存有大量外币,要通过进口把外汇储备消耗掉,这样人民币才能回到中央金库,再重新流通。”
其实早在5年前,曾碧波就作出了这个判断。在美国读书时,他进入雅虎实习,兼职做代购,花了2年时间来研究美国的零售产业,他笑称当时整个加州的iPhone都被他回收,然后卖到中国赚取了自己的全部学费。2008年底,曾碧波开始做一些财务模型的测算研究,并最终在一年后带着一纸商业计划书离开硅谷筹备其人生第一次创业。
2010年9月,洋码头网站正式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海外零售商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中国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直接购买海外零售商的产品,由海外零售商直邮国内。
曾碧波告诉腾讯科技,和其它跨境进口电商物流外包的模式不同,洋码头是唯一一个选择自建物流的。曾碧波从一开始就判定这个产业的瓶颈在供应链,而供应链的基础是物流。根据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理论,“好的供应链=最多商品+最低价格+最快到货速度”,对此曾碧波十分认同,他认为供应链的优化是跨境进口电商的核心。
创业之初,曾碧波口袋里只剩20万,但物流又必须做起来,曾碧波只好先拿硅谷朋友家的车库当货仓。为了减少朋友的工作量,保证在30分钟内扫完条码,他设计了一个收货系统,极大节省了传统物流浪费的人力成本。
“那是我第一次开26尺长的大卡车,调头拐弯简直太吓人了,一路心惊胆战。”曾碧波给腾讯科技翻出两年前在洛杉矶自己搭货架、开卡车送货时的一张老照片,回忆起当年打拼时的种种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