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和管理企业中的“懒蚂蚁”型员工

如何辨别和管理企业中的“懒蚂蚁”型员工_兼职服务_网络钟点工

企业由众多能力、只是和人格特质各不相同的人组成,在人才对企业发展日趋重要的今天,有一种类型的员工特别值得珍视。


懒蚂蚁理论最早起源于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的某项实验。这个实验对将黑蚁群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观察,每组黑蚁群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实验的观察结果发现,蚁群中的大多数蚂蚁都比较勤劳,能够自觉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游手好闲,科学家将少数的这部分懒惰的蚂蚁称为“懒蚂蚁”。


研究人员将这些“懒蚂蚁”分别做上标记,当断绝掉hr369.com三组黑蚁群的之前固定的食物来源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那些平时工作勤劳踏实的蚂蚁们立刻变得慌乱无序,这时候“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组织蚁群重整秩序,带领蚁群向其之前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


原来,之前大家以为的“懒蚂蚁”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侦查”和“研究”新食物源上。“懒蚂蚁”能够观察到蚁群的薄弱之处,具有危机意识和先见之明,在蚁群遇到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解决困难,使蚁群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这即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懒蚂蚁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善用懒蚂蚁型员工,把懒蚂蚁的智慧用在管理中,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凝聚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如何辨别企业中的“懒蚂蚁”型员工


在任何一个企业里,都存在着“懒蚂蚁”型员工。他们与“勤蚂蚁”们分工协作,各显其能,各显其才。“勤蚂蚁”就如战场上的士兵,冲锋陷阵驰骋沙场,而“懒蚂蚁”则是将才,在后方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企业想要获得稳定地发展,“勤蚂蚁”和“懒蚂蚁”缺一不可。


不过在残酷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为数不多的“懒蚂蚁”型员工显然在企业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分辨企业中的“懒蚂蚁”型员工?笔者在此总结了几条“懒蚂蚁”型员工的特质:


1.勤于思考。


“懒蚂蚁”型员工把自己大多数的时间投入于读书、思考、探求和积累。他们从深刻的思考中获得富有创造性的想法,从不懈的探求中总结了工作和组织的长远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洞察深刻,审时度势。他们不会被眼前的“食物”迷住双眼,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先见之明,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思考。


2.懒于杂务。


企业中的普通业务人员通常在大部分工作时间内忙着接打电话、处理数据或归档文案资料,一丝不苟、一成不变地重复日常工作。然而“懒蚂蚁”型员工则懒于这些“杂务”。他们不赞同事必躬亲,不屑于把宝贵时间消耗在不能创造更多价值的杂务中。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勤于思考,才实现了懒于杂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压缩或高效完成杂务工作。


3.具有高度责任感,能够在危机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懒蚂蚁”型员工乐于将自己深刻的思考转化为对组织的贡献,这源于他们高度的责任感。这点与“勤蚂蚁”型员工不同,“勤蚂蚁”的责任感体现在他们的认真踏实上,而“懒蚂蚁”型员工的责任感更多体现在组织的危机时刻或者关键时刻。在合适的环境背景下,“懒蚂蚁”型员工能够把握时机展示自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懒蚂蚁”型员工发挥自己独特优势、展示自身价值之时,将为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价值和效益。


从员工特质上来说,“懒蚂蚁”型员工又可以分为技术型懒蚂蚁、创新型懒蚂蚁、知识型懒蚂蚁等类别。


技术型懒蚂蚁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奇瑞牌汽车。奇瑞牌汽车最初的研发班底是十多个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原本是别的汽车公司淘汰下来的。在当时,许多汽车公司着眼于短期利润,主要业务是为跨国汽车公司的品牌做加工装配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在这些公司眼中,技术人员就是不会干活、不能为公司创造利益的“懒蚂蚁”,于是他们有的撤掉了技术中心,淘汰了这群本能为企业带来变革的智囊团。奇瑞公司非常有先见之明地吸纳了这批技术型懒蚂蚁,在十六年来奇瑞也始终如一地重视技术型懒蚂蚁、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了出色的技术和产品开发体系,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奇瑞汽车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技术型懒蚂蚁,培养技术型懒蚂蚁。


创新型懒蚂蚁员工是指那些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创新型懒蚂蚁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这些创新型懒蚂蚁可能也同时具有情绪化、性格古怪、反复无常和傲慢等性格特点。创新型懒蚂蚁需要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足够的失败空间去尝试和体验,唯有有意义的工作才能使他们感到自我实现和满足。


亚马逊就十分重视创新型懒蚂蚁员工,在招聘中,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面试求职者时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告诉我你曾发明过什么东西。”这个问题正是亚马逊对求职者们发出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它告诉求职者,亚马逊重视员工的创造发明能力,希望吸收更多的创新型员工,并且亚马逊公司愿意为这群创新型懒蚂蚁型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重视创新是亚马逊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点,亚马逊对创新型懒蚂蚁人才的重视也为亚马逊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知识型懒蚂蚁员工的特点是具有出色的个人素质、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和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知识型懒蚂蚁从事着高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但其劳动过程难以控制,劳动成果也难以衡量。知识型懒蚂蚁员工的一大代表即是大学毕业后就从事工作的新生代员工。


新生代员工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员工群体,因为这个群体具有鲜明的特点,两极分化严重。他们的特点可分为正反两个方面: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具有广阔的知识面,能够为公司带来活力和愉悦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规划工作任务,缺乏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态度,极易因受挫而失去工作积极性,缺乏韧劲和吃苦精神,在抗压能力上的表现也比较差。


新生代员工的反面特点极易被人误解为懒惰和不求上进,但是事实上,这群具有高知识、高素质的年轻员工有着活跃的思维和创造性,能够为企业注入青春和活力,在关键时刻发挥独特而难以替代的作用。


如何管理“懒蚂蚁”型员工


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盈利,而对人才的管理则是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一大保障,特别是“懒蚂蚁”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意义十分重大,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中分工要想达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懒蚂蚁”型员工采用恰当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要做到人尽其才,对“懒蚂蚁”型员工采取人本主义管理方式。在现实中,“懒蚂蚁”型员工并非风光无限。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企业管理者缺乏一双辨别“懒蚂蚁”员工的慧眼,或者就是管理者发现了“懒蚂蚁员工,但却不知道如何安排管理这批特殊的人才。


而“懒蚂蚁”型人才很可能因为长期在组织中缺乏重视、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要么选择了跳槽另谋高就,要么就在长期无目标状态中丧失自信心和工作热情,有可能真的转化成消极怠工的员工,这对于人才和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管理者对待“懒蚂蚁”型员工要秉持一种开明的心态,加强与这类员工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引导懒蚂蚁型员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位置,使其能够发挥逻辑思考能力和广博知识面的长处,避免其被过多的事务性工作束缚创造性;在工作安排上,可以考虑把“懒蚂蚁”型员工安置在注重计划、策划、组织的岗位上,通过具有一定挑战性、思想性、创新性和技术性的工作激发“懒蚂蚁”型员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筹划,并通过这些特定任务不断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潜力。


此外,针对不同类别的员工和岗位,设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不同人员的贡献,切忌一套标准套住所有人。这样才能提高“懒蚂蚁”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人才流失,切实有效地让“懒蚂蚁”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其次要促成“懒蚂蚁”与“勤蚂蚁”的合理分工协作。企业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协同共进。企业在用人时,既要选择勤奋踏实、废寝忘食、兢兢业业的“勤蚂蚁”,也要任用具有前瞻眼光、超前冷静思考的“懒蚂蚁”。


企业还应当注意保持勤蚂蚁与懒蚂蚁的数量比例,可以在参考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而定。尊重“懒蚂蚁”和“勤蚂蚁”的劳动,做到人尽其用,帮助员工实现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实现各类员工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最后,企业要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创造发展机会。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来分析“懒蚂蚁”型员工,可以发现这类员工往往具有研究型和艺术型的人格特质,即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立自主性。同时他们高屋建瓴的思想见解与“懒蚂蚁”型的特征比较吻合,其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更是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


这就告诉我们,“懒蚂蚁”型员工比“勤蚂蚁”型员工有更多的可能成为一名未来的管理者,所以企业要尽可能地为有潜力的“懒蚂蚁”创造展现自己的机会,为企业储备管理人才。


运用“懒蚂蚁”的智慧做管理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在如此快节奏的变化和高强度的竞争中,发展战略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对当下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不妨思考借鉴一下懒蚂蚁的故事,从懒蚂蚁效应汲取管理智慧。


在管理学界有一种说法是“最理想的管理状态是不存在管理”,这种观点正浓缩了“懒管理”的思想。懒蚂蚁理论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就是企业管理者要学会用“懒蚂蚁”的智慧做管理——即勤于动脑,懒于杂务,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将宝贵的时间放在企业的未来和战略等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上。


管理是主体通过对客体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活动。懒管理即是通过管理者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的四个功能,不去凡事亲自躬为,而是在战略上把握与控制,运筹帷幄之中,监督其他人顺利高效地完成工作。


“懒管理”的思想与自然界中猛兽的习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狮子、老虎和豹子等大型肉食动物,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慵懒的状态里,唯有在猎食时才爆发出迅猛强大的搏杀力量。养精蓄锐,厚积薄发,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管理者应当具有的素质。


阿里巴巴的马云就为“懒管理”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与原雅虎中国员工见面会上,马云以“懒”为主题做了如下精彩的演讲:“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原本是个程序员,他懒得读书,于是就退学了。他又懒得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马云所推崇的懒并不是一味的傻懒,他说:“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这种“懒”,是充满管理智慧的懒,是一门管理的艺术。


马云本人并不很懂电脑技术,计算机方面只能做到收发邮件和浏览网页。马云曾对工程师说,自己不想看说明书,也不想听他们告诉自己该如何使用这些产品。阿里巴巴需要的产品是,随便任何一个人只要点击,打开浏览器,再点击,就能够找到需要的东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就是不合格的产品。


马云曾和淘宝的总经理打赌,赌约内容是随便在路上找10个人对淘宝网站做测试,如果有任何一位顾客对如何使用网站有疑问,那么淘宝的总经理就会受到惩罚;如果10位随机找来的顾客都能自助使用网站,对网站没有提出任何问题,那么淘宝总经理就获得奖励。


马云的这种“懒”,就是抓住重点、善于授权的懒。他准确的抓住了客户需求,以看似简单但实则充满智慧的检验方法管理产品、管理员工。马云确定了“确保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使用网站”的战略方向,抓住了顾客最需要、最在意的吸引点,在方案的完善过程中不过多干涉员工如何实现最终的目标,信任员工的能力,对这些“杂务”放手。这种管理智慧正与懒蚂蚁效应给我们的启发相契合。


懒蚂蚁效应的管理智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管理者要抓住重点。企业高层管理者除了要关注企业内部经营状况之外还要着眼于一些软性但事关企业发展的方面,比如产业发展状况、最新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潜在影响因素,企业管理者才能紧扣市场脉搏,在关键时刻提出独特精到的见解,把好企业的舵;二是善于授权,疏于杂务。给被管理者一定的自主空间,管理者只从宏观上把握任务进度,不对细枝末节做过多干涉;三是做好分工协调,知人善任。管理者只有把重要性相对较低的事情合理分工出去,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战略性问题。


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做管理者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囿于一技之长,而应该关注“寻找新食物”这种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事情。

51
120
0
17

相关资讯

  1. 1、BITSE唯链:用区块链物联网重新定义供应链1522
  2. 2、重庆拟尝试建设环境文化电子商务平台3345
  3. 3、想成为铝业的阿里铝业B2B平台众铝联成立862
  4. 4、麦当劳张家界天子山店现“雪制作饮品”1235
  5. 5、沃尔玛将关闭约20家中国门店2237
  6. 6、速卖通将上线西语分站意在攻陷南美363
  7. 7、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将设大型零售店917
  8. 8、今年前5个月这几个地区的跨境电商增速喜人4030
  9. 9、新股套利失效?投资人:会有一场疯狂的去泡沫过程1280
  10. 10、6月7日起Wish或有大量店铺被冻结186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