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读者@Cherish私信,抱怨同事为自己犯下的小错误处处排挤他。好奇之下,便聊了几句。
Cherish参加工作5个月,犯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从大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犯了错,如果不好好弥补就会给一个人的职场形象留下墨点。
Cherish对道歉的各种奇巧之术可谓炉火纯青,每次犯了错,道歉的话术都信手拈来,“谦卑诚恳,真挚动人”,甚至大家还要反过来安慰他。但几次下来,其他同事对他越来越冷淡。因为除了花式道歉,恶果还是要大家帮他扛。
犯错要道歉是理所应当,但在职场最没价值的就是单纯道歉。道歉并不能弥补过失,一味跪求原谅是极不公平的,这是捆绑他人为你承担风险。
等大家熟悉了你的套路,所谓的道歉奇技反而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罗振宇说:“一个成人要想活得好,关键是能够构建丰富紧密的社会协作,而这背后就是信任。”
道歉容易获得原谅,但却很难重获信任。以道歉作为结束方式可谓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因为你不再被信任,信任垮了,你的价值就降低了,对企业尤其如此。
要想重构信任,就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且该行动要当下执行,而不是承诺给未来。
罗振宇曾在某电商平台买书,收到的书是脏的,他很生气,打客服电话投诉。客服听完他的抱怨后,说:“先生,首先向您表示道歉,另外公司委托我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这本书您是送朋友,还是自己读呢?如果您是送朋友,我们马上以最快速度重新邮寄一本新书,并仔细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损坏。如果您是自己读,我现在马上给您发一张50元代金券。您看可以吗?”
罗振宇欣然接受,且成了该平台常客。
当罗振宇气势汹汹进行投诉的时候,他是主动方,客服是被动方。但当客服开始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两人谈话的权力关系发生了逆转,此时客服是主动方,罗振宇成了被动方。
这就是行动的魅力,它包含一种对事物的掌控感。在职场也一样,犯了错只是道歉和解释原因,你就一直是被动方,等待被裁决,而积极行动,则会使你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从而缓和形势。
成人和小孩最大的不同就是,小孩纠结对错,成人在意得失,而道歉只能解决对错问题,行动才能改变得失关系。
既然道歉无法改变结果,行动才能解决问题,那是不是说,如果不小心犯了错,只要偷偷采取行动补救,向老板隐瞒实情会更好呢?
朋友公司之前有个实习生,负责给高端客户邮寄公司行业分析期刊,她觉得这项工作重复又没挑战就掉以轻心了,错把公司的一本内部保密期刊寄了出去。事后她偷偷找客户换了回来,觉得自己做了补救并且没对公司造成损失,便隐而不报。
后来领导去拜访那个客户,话语间偶然得知她寄错期刊的事。虽然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但她逃避责任、隐而不报的形象就深刻印在领导脑子里。
能迅速弥补过失,将错误成本降到最低,只能说明这次犯错可能是个偶然事件,你的决策和执行能力都不错,且有责任感。但是作为企业管理者,他除了在意你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是否到位,同时也在意团队运营的透明度。
所以即使你工作能力相当优秀,也不要只有行动的魅力,而将道歉束之高阁,道歉是犯错后人际关系润滑剂,同时也是犯错后向领导进行汇报的重要技巧。
既然上面两种情况都不可取,那犯了错该怎么补救?
同事小席曾加班到凌晨4点制作视频,因疲惫一时疏忽,上传时错误归类两个视频栏目,第二天快到早评时间才发现。小席马上重新上传,并发邮件向领导汇报且抄送给客服主管。
小席说:“非常对不起,因我的疏忽导致视频上传栏目出错,已加急重新上传。同时我提前做出以下应急预案,以应对客户的投诉...您看这样可以吗?对于给团队和公司造成的损失,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接受任何惩罚。”
小席做法圆润有章法,不仅弥补过失,还成了一次个人能力与魅力展示:
1、边认错,边行动
小席首先诚恳道歉,指明问题,并表示自己正在处理问,既保证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又做到优先止损。
2、提出解决建议,代替解释原因
整个过程中,小席没有纠结于解释犯错的原因,并且积极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3、决策权上交老板,减少情绪冲突
在提出方案后,小席通过提问将决策权交回领导,既体现对领导的尊重,又引导老板理性思考,将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当人关注于客观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时,就会压制愤怒之类的感性冲动,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道歉和行动是对孪生兄弟,犯错后既需要行动掌控全局,改善结果,也需要道歉缓解紧张,润滑关系。但行动永远是核心,道歉技巧只是锦上添花。若主次颠倒,就会适得其反。
合理运用二者,犯错就不再是噩梦,反而可能是你展现个人能力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