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所谓的心态
存在无所谓心态的人基本上是对是否能就业、找什么行业就业两个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很强的紧迫感。对工作无所谓就是指不能积极面对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很多必要环节,做必要的准备。这种人往往生存压力不大,或者是没有认识到工作对于一个只有有限生命的人是很重要的事。
2、极端固执的心态
这部分人在高学历的人群中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非本专业的工作不找、非高薪工作不做,结果在有限的“合适”专业里与“无限”的就业人群相竞争。有这种心态的人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很大一部分无疑会丧失一些不错的其他机会,同时也会忽略工作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迂回策略有时也会达到同样的预期目标的。另外这种心态会在面试过程表现的过于自信,往往给面试人留下自负的印象,结果造成了另一种适得其反的结果。
3、比较的心态
同一专业的、同一年级的、甚至同一行业的求职人员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容易就工种、待遇、前途等因素做些比较,这种情况应该说是普遍和正常的,但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比较结果,通常会对下一步求职起到不好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比如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都会有差别。面对一个有个人喜好、特殊要求的面试人,他的取舍会不限于我们应试人的专业、学识等要素考虑。比较的结果需要区别对待,取其能引导我们积极面对面试、求职的内容为己所用,比如主动把握一些环节、考官考虑的因素来引导面试人的人为判断更有利于自己。
4、规避的心态
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会推迟接触社会,不愿正面考虑求职、就职的问题。要么采取本科考研、考博;要么工作一段时间再重新回到学校。在他们看来自己学业不精,无法与别人竞争,或者工作能力不够,还需要充电。我个人认为在工作所需、行业要求时是必须的,但如果根本原因是不敢面对就职、求职问题的时候,就心态来说就是不可取了。回避问题并不代表解决了问题,问题依然存在。一直回避只会让自己失去机会,让自己的心理变的更脆弱,离成功也渐行渐远。
5、盲从的心态
压力之下人的认知容易变得盲从。所谓盲从,是说个人的观点和态度容易受外界信息影响,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判断失去自己的标准。盲从的表象主要为不能认真地分析优劣势,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形势、甚至个别不实的信息,而改变自己已经确定的方向。这里所说的标准是说自己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而给自己确定的择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