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如何出贵子: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因素分析

寒门如何出贵子: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因素分析_兼职服务_网络钟点工

农村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北大,从乡间进入高等学府,可以说是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最完美的展示。通过高考实现的流动,使得农村高资质的人能够得到与天赋相配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也促进了精英的流动。

然而,近年来,来自农村的北大学生的比例日益下降。据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的统计,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总人数的一成左右。考虑到农村户口中的多样性,其中真正处于农村的比例只会更低。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北大农村学生比例下降,首先受到了下降的农村人口比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减少。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农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77%,200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201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0.23%。那么,除去农村人口比例下降给该比例带来的影响,剩下的减少比例,可能跟大学入学方式更趋多元化有关。进入北大的途径除了高考以外,还有自主招生、各类特长生、政策性加分、保送等。而这些优惠资格大多与农村学生无缘。农村学生进入北大,主要还是依靠高考。

也正是因为向上流动的渠道日益狭窄,从农村考上北大的学生才更显得珍贵,他们是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的幸存者。他们身上究竟有什么特质?哪些力量支持他们考上了北大?本文选取了5个从农村通过高考考上北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与其中两位学生的父母有了深入的接触。他们的共同点是,缺乏资源,是当地比较普通的农民。本文将从考上北大的农村学生入手,分析向上流动的渠道;从大浪淘沙剩下的“金”,来分析整个淘沙的过程。

吊诡之处在于,一方面,这些农村学生考上北大是千军万马之中拼杀而出,无比艰难;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自己考上北大是很自然的。考上北大的艰难为何不被当事人感知?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他们对自己经历缺乏反思。事实上,有很多因素潜在地影响了他们。这些因素不是明晰的,而是含糊的;不是硬性的制度与方式,而是柔性的影响与渗透。而这些因素,正是我们分析向上流动渠道的关键所在,也是外界乃至于农村学生自己所忽视的。本文将从个人天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关系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因素。

此处先对个案情况做个简要的叙述。A同学,女,户籍甘肃,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B同学,男,户籍河南,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种地;C同学,男,户籍河南,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是一所小学的宿舍管理员;D同学,男,户籍贵州,父母在外做小生意;E同学,女,户籍上海农村,父亲出租车司机,母亲失业。

在选取个案时,笔者没有采用随机的方式,而是侧重从较了解的人中选。笔者对于个案对象已经有一些了解,与其中一些人的父母也有过深入的接触。如此选取个案,是考虑到深入分析的需要。唯有了解此人和家长,才能发掘出深层的东西,而不停留在表层的陈述。本研究只能说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若干支持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因素,但不足以推论农村学生的普遍情况。下面将就这些因素展开分析。

个人天赋

在小学初期,孩子还没有受到专门的训练时,学习成绩与孩子天赋的相关性是最大的。在后期努力和训练下,天赋会有不同的表现,于是,成绩就成为了先天资质和后天努力的混合产物。为了单独判断个人天赋所起的作用,本研究考察了学生小学三年级前的成绩。因为农村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比较薄弱,一般这时还没有大量训练,更能看出学生的天赋。

考上北大的农村学生一般从小就轻松地名列前茅。A同学从小就稳居班里的第一,进入县高中的时候排名不靠前,但到了高三又稳居第一,而且轻松地将第二名甩出三四十分。她说自己比较贪玩,学习也很轻松。B同学从小是班上的第二,当问起为什么不是第一时,他透露说是因为第一名和老师有私人关系。C同学从小就名列第一。D同学小学时成绩不如一个女生,但进了初中就一直第一,到了高中可以轻松地比第二名高出30来分。E同学一路上来经常是第一。从这些排名以及学习轻松的程度来看,他们在学习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

从遗传上来看,他们的父母很多早期学习成绩优异,只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再读。A同学的母亲一直读到高中,成绩一直是最好的。B同学的爸爸很聪明,小时候成绩非常优秀。D同学的爸爸很聪明,妈妈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但舅舅考上了大学。从他们父母的资质和学习成绩来看,他们可能遗传到了父母在学习方面的天赋。

无论是小学时的成绩,还是家庭的遗传,无疑都显示这些学生有着非凡的天赋。这可能是他们考上北大的基础。虽然他们也强调努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但并不认为自己是班里最努力的。有些学生有着极高的天赋,其他学生唯有望洋兴叹而已。

家庭教育

农村父母对孩子能实行的学前教育很有限,但从个案总结来看,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方式包括背乘法表、识字、看小人书、画地图等。个案访谈中,A、D同学都是天资聪颖但不刻苦的类型,但却稳居第一。他们提到的一点惊人地类似:父母对他们进行了“农村式”的学前教育。A同学的妈妈从3岁起就教她认字、背乘法表,给她读各种小人书。她在上学前班以前已经掌握了小学三年级的内容。D同学的爸爸从他三四岁起,每天饭后就专门买纸给他练字,逐字逐句地抄写《三国演义》,学画族谱、画中国地图、背乘法表等。D同学乡里有一位老秀才还教过他读《增广贤文》。D同学回忆起来,表示现在自己都读不懂,不知当时自己是怎么读的。

笔者曾读到过培育幼儿的理论,认为6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过了6岁以后再培育已经太晚。而这个关键的时期,孩子都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的,学校教育并不发挥作用。此时父母对他们进行的教育,对他们智力的影响非常大。农村虽然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诸如认字、背乘法表、读书一类的早期教育还是方便实施的。学前教育起的效果,可能是学校教育的几倍,这就弥补了农村学生在早期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

父母对孩子学业上的教育

在我访谈的个案中,农村的学生都没法清楚地陈述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普遍觉得父母在学习方面对他们管得很少。他们都没有参加过辅导班。一方面,父母都期待他们好好学习;但另一方面,又不会在学习方面提供具体的帮助或指导,而是由他们自己安排。

A同学的妈妈在小学时会帮她查字典,还会告诉她哪些题目不用做了。初中时她学习的内容就超过了她妈妈了解的范围,她妈妈就不再帮她了,但外出时会时常给她带一些书回来。

B同学说,小时候爸爸妈妈会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后来就再也不说了。但他高中每次回家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那种氛围,知道要好好学习。

C同学说爸爸妈妈根本不管他的学习。高考前他爸妈都忙着收麦子,没人管他高考的事情。他觉得不管才是对的,要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大的选择上提供帮助就可以了。什么都管的家长只会引起孩子的反叛。但是,我和他父亲交谈发现,他父亲对他好好学习是非常看重的,对他现在大学里的学习状况也非常关注,会在恰当的时候提醒他。可能是因为表达得比较含蓄,并没有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给孩子造成一种不管的印象。

D同学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很开明。他指出,在自己乡里,很多家长要么不管孩子,要么武断地决定孩子的一切。但他的爸爸妈妈就很懂道理。一方面开明,但另一方面父亲对他学习还是很关注的。D同学说,爸爸在外面做生意,每半个月打一次电话,会说到学习,对自己要求很严。

E同学的妈妈从小就告诉她要好好学习,打击她说她不够聪明,肯定考学校会考不上,只有依靠努力来弥补。然而事实上,E同学一路几乎都是班里学习最好的。

总的来看,这些父母对孩子学业方面的教育,体现在大的原则上而不在小的细节上,体现在学习态度上而不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以“不管”来实现“管”。

品格教育

这里所说的品格教育,包括志向、意志力、心态、为人处世能力等。这些能力有先天的成分,但后天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中国古语有言:“三岁看大,五岁看老。”5岁以前,孩子还没有进入学校,几乎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孩子有模仿的天性,父母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品性行为,父母言传身教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志向、意志力、心态、为人处世能力等虽然不与学习直接挂钩,但事实上对学习状态会有深刻的影响。志向高远的人学习动力更强,尤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构成了农村孩子自发的学习动力。意志力强的人,可以坚持认真完成复习和备考,不受到其他的诱惑。中国的高考尤其需要长时间的细密和踏实的复习,意志力不强的人难以胜任。心态好的人,能平静地面对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人处世能力强的人,可以更舒适地处在学习环境中,得到父母、亲戚、老师、朋友的支持,在温馨而非敌意的氛围中学习。

在访谈中,我问过他们父母是怎么教导他们的,他们受到父母什么影响,他们都没有给出很详备的回答。也许,农村家长说得少,做得多。受制于文化水平,他们可能很少给孩子做教育性的长篇大论,而是用自己的品行来影响孩子。

A同学的品格特点是待人特别好,和周围同学关系都很好。她心态很平和,也很有社会责任感。在谈到她的母亲时,A同学尤其提到了她母亲待人处事的妥帖。母亲把家里关系处理得特别好,亲戚都很喜欢她。在面对困难时,母亲非常坚强,而且很有韧劲。A同学很难回答母亲是怎么教导她的,她认为母亲不善言辞,但都用行动来表示。A同学说父亲对她成长的影响很小。但她也提到,父亲坚持看新闻联播,对于农村的问题很有见解,A同学回家经常和他探讨农村现状的问题。A同学的父亲希望A同学能够担任一些官职,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而努力。

B同学的品格特点是踏实守信,沉稳负责。他自己觉得父母对自己教育得很少。但他提到的一个细节显示出了他母亲的品格。在他初次高考失利的时候,他查完答案就把门关上,蒙在被子里面哭。他听到母亲在外面叮叮当当做饭的声音,然后听到关门的声音,知道母亲出去了。他哭完,出去洗了把脸,菜都做好摆在桌上了。他情绪恢复后出去种地,母亲什么也没有说。B同学非常动情地讲到这一段往事,可以推测,母亲的善解人意、体贴关怀对他的品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和C同学的父亲有过深入的交流,在我看来,C同学的父母在品格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C同学的父亲有一本笔记本,是他读书看报时的札记。其中有很多人生哲理、做人的标准和判断人的尺度等。他经常和子女说的话中有很多是鼓励立志高远、待人宽容的。比如,“意志要苦,意趣要乐”,“和古人比,是志气;和今人比,是小气。”他认为C同学的母亲对C同学影响最大,因为她“律己以严,待人以宽”。诸如此类,C同学父亲的很多话是在城市环境中很难听到的,颇有古代家训的遗风。C同学自己并没有听到这段对话,当我采访他时,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父母是怎样教育自己的。他认为父母和自己并不说很多话,主要是潜移默化、行胜于言的。C同学的爸爸希望儿子以后能走在科研领域的前沿,用最新的技术为国家的军事国防做出贡献。

D同学的父母在乡里很受欢迎,和周围人的关系都很好。他觉得爸妈很懂道理,也很开明。他提到了一个细节,他爸爸做生意时因为意外事故要赔30多万,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没听过的天文数字,但他爸爸镇定地把县里的房子卖了,再回到原来农村家里,等待机会再外出做生意。D同学考上北大以后,他爸爸虽然不了解北大这个地方,但不赞成儿子回镇里工作,认为既然已经到了北大就应该在北京闯荡。D同学觉得自己的父母和周围人最大的区别是眼光不同。

在这几个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在志向方面对孩子的督促,以及在意志力方面对孩子的培养。他们的平和心态和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也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考虽然需要机械的学习,但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习的过程。需要有这些个人特质的支持,才能够胜出。品格的教育不是依靠金钱能买来的培训,也不是学校能提供的标准化教育,而需要日复一日的熏陶。这些农村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品格方面的优势,可以转换为学习上的优势,使得这些孩子有可能到达一个广阔的平台。

学校教育

县市高中吸纳农村尖子生

农村村里一般没有高中,高中都聚集在县或者市里。农村学生可以凭借有意的中考成绩进入县市的高中,也可以通过部分高中的特殊考试进入高中。县市的优秀的高中也乐于吸纳农村尖子生。访谈的几位农村学生都凭中考成绩考上了县里或市里较好的高中。

一些县市高中为了吸引优秀农村学生,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A同学凭成绩可以考上全省第二的高中,但她选择了一所排名稍后的高中,因为这所高中的前100名学生免除学费。B同学本来要上离家近的县的高中,但另一个市的高中到当地做了宣传,并给出很多优惠政策。他被优惠政策吸引,到了另一个市里的高中就读。对于经济拮据的农民家庭来说,供养几个孩子上学是非常困难的事,因此,经济上的优惠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对于高中和学生来讲是双赢的事:实力雄厚的高中获得了优质生源,贫寒的学生不再为学费而惴惴不安。B同学说,县市的高中汇集了农村最拔尖的人才。

从这些考上北大的农村学生来看,县市的高中给他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旦进入县市高中这个平台,他们经济资本、家庭背景方面的劣势就被抹平了,他们可以和城市学生享有同样的学校教育。而且,因为学校要依赖优秀的考试成绩来赢取学校的声望,学校会重点培养这些费尽心思吸引过来的农村尖子生,配以很好的师资。

在单一化的高考面前,文化积淀、兴趣特长、社会关系等个人特质都无法展露光彩,所有学生都做着统一的训练,唯有依靠学习方面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胜出。于是,农村学生在文化积淀、兴趣特长、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弱势被掩盖起来,天资和意志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

然而,县市高中对于农村学生并不总如阳光一般提供温暖,而有时可能以风刀霜剑待之。A同学有几个同样优秀的同学去了最好的重点高中,却不得善终。重点中学有些老师上课时不认真上,或者只上半节课,然后要求学生找自己补课,每节课60元。对农村学生来说,补课费是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于是课程就被落下了。原本,进了一所高中以后,同在一个课堂内,农村和城市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是相同的。但老师为了个人补课的私利,减少课堂提供的教育资源,把它转移到补课中去,并且必须要用经济资源来换取。一旦经济力量在教育中起作用,教育的不平等就进一步凸显了。

除了经济利益的运作以外,文化上的排斥和冲击使得农村学生在县市高中里举步维艰。A同学提到农村同学在重点中学受到排斥,有一位同学甚至因此患了抑郁症。B同学提到,农村尖子生初到高中成绩名列前茅,全校前20名中很多是来自农村的,但一个学期以后,前20名中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农村学生到了县市以后,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很多事物是他们闻所未闻的,比如他们不知道乒乓球是在桌子上打的。网络和电脑游戏更是对他们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导致一些农村孩子沉迷其中。B同学回首往事,庆幸自己没有走错一步,不然现在已完全不知身处何方。

从封闭的农村来到繁华的城市,环境陡然变化,农村学生很多出现了适应的困难,在和城市学生竞争中自然会处于下风。在适应期以后慢慢赶上的就算是幸运,抑郁受挫或者自甘堕落的也不在少数。在环境和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是否能承受心理压力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走,父母和老师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家庭教育培养的品格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也是帮助农村学生抵制风刀霜剑的一抹暖阳。

老师的个人关心

在访谈中,几个同学都提到了老师对他们很好。A同学说,他们这届生源比较好,老师教的很有信心。他们班大多数人是考进学校的前100名,以农村学生为主,老师对他们特别好。B同学说,自己高中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一直带了他三年。D同学几次说到他和老师关系很好,有老师喜欢带着他跑步。有老师会私下给他和几个优秀学生一些好的练习册,给他们一些书和报纸。他们那里学习氛围很淡,其他人即使给了也不会在乎。他第一次接触到的好的东西,几乎都是在老师办公室或者老师家里,比如第一次吃到从没吃过的食物。D同学的老师和自己一起,对学习和高考制定了明确的规划,这个规划对他考上北大很有帮助。D同学认为他们那里的老师偏爱好学生,这样就加大了两极分化。好学生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成绩越来越好;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被放任自流,成绩越来越差。E同学的班主任很喜欢她,暗自努力为她争取了一个加分名额。加分名额在学校里竞争非常激烈,有人企图用手段获取名额,E同学自己完全没有参与争夺,也没有这种争夺的能力。在公布获得加分人选的时候E同学非常惊讶,也深深感谢她的老师。

在这些个案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仅是一般的上课教与学的关系,而进一步深化到了个人化的关系和情感。比如D同学说老师“很疼我”。对于远离父母、孤单迷茫的农村孩子来说,老师有时候就像父母一样,对他们非常关怀。农村学生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博得了老师的喜爱,而这会进一步转化为学习上的助益。

同学间的交流

在访谈中,笔者意外地发现,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是促进这些农村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这几个农村学生都没有上过辅导班,他们家庭经济条件也无法支持他们上辅导班。但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他们以一种更巧妙的方式上了“辅导班”。

A同学说,高中班里氛围特别好,都很团结。同学们很喜欢问她问题,就激发了她的思考。以前自己的地理不好,后来为了给一个同学补课,她就努力地思考地理方面的问题,最后地理经常考满分。她还经常和一些男生讨论数学题,慢慢地思路就打开了。E同学与她非常相似,因为要给别人讲题目,所以就激励自己思考。B同学说,自己高考考得好的一个原因是,班里的尖子生不像其他班里那样勾心斗角,关系都特别好,交流很多。

相较而言,城市人注重个人利益,有理性化、快节奏、精密计量的特点,农村人则注重小群体的关系,更重情感而非理性,时间节奏更慢,这些特质都是有助于促进同学间的交流的。相比较而言,农村的学生更重视温馨亲密的人际关系,也更愿意为他人考虑,乐意帮助同学答疑解惑。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E同学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考试的前一晚给别人通宵地补习功课,北大期末考试压力本来就重,可谓自顾不暇,她居然还愿意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帮助别人,这在城市的学生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如果从效果上看,她在帮助别人补习的过程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敦促自己吸收理解知识,直至可以传授于人的水平。城市的学生显然更多聚焦于自己的学业,经常是一个人在家里做练习题,然后上无穷的辅导班。在残酷的竞争中,部分学生日益封闭,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不敢少上一些补习班,不敢让别人赶超了自己,甚至为了排名暗暗较劲。少数农村学生从乡土带来的人情,反而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从而促进了彼此成绩的提高,可谓是另一种“辅导班”,是自己辅导自己,大家相互辅导。

社会关系

农村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是亲属,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很少,社会资本严重不足。这5名同学的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在社会上认识的人很有限。但是,由于农村庞大的亲属网络,他们的一些亲戚却是有文化资本的。A同学爸爸妈妈都是种地的,但有一个曾经开过厂的小姑。就A同学描述,小姑非常聪明,在那个年代就上了大专,而且心性高强,对人生很有体悟。她小时候不会的题目都会问小姑,有些题老师自己不会,小姑教了她以后她再去教老师。小姑不仅在学习上帮助自己,还会给自己一些人生方面的指导。一次考试失利,她很任性,不想回家,小姑就告诉她“要对自己负责”。C同学的大伯是镇上的干部,平时不常接触,但在他高考选校时咨询了他大伯的意见。D同学的舅舅是市里的大学老师,虽然平时没有接触,但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见到,也会聊聊。

农村庞大的亲属网络是农村学生最重要的社会资源。由于亲戚的远近程度不一,而且地位差距大,一些亲戚不见得会提供具体的帮助,但他们却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可以帮助农村学生开阔视野。他们的见识还可以在重大关头帮助决策。由于农村和城市的地理距离,亲戚间平时走动不多,但逢年过节总有见面的机会,这时在城市扎根扎得不错的亲戚就会和农村的孩子们有比较多的交流,有时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并提供一些建议。

另一种孤独

上文分析了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若干因素,这既可以揭示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不易,也可以解释为何农村学生考上北大的比例非常小。首先,天赋是考上北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智”方面的先天资质与早期培育,是学生考上北大的基础。在人群中,先天资质高的本身只是极少的比例,注意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农村父母也非常少,因此大多数农村孩子在先天资质上就已不足以考上北大。县市的高中只会吸收农村尖子生,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没有良好的先天资质,就很难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县市高中,那么,他们能得到的教育资源是极度贫乏的,他们考上好大学的希望就更为渺茫。在高考的筛子中,给农村学生的筛子网眼比城市学生的筛子要大很多。能考上北大的农村学生必须“颗粒”够大,否则就会如无数的农村学生那样直接从筛子里流走。

少数明理通达的农村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情”与“志”的培育,使得他们的孩子较周围人而言,志向更远大、意志更坚定、心态更平和、人际关系更协调。唯其有志,方可摆脱短视,在淡薄的学习风气中努力,走出农民的孩子再当农民或出去打工的循环;唯有意志力强,方可顶住巨大的学习压力,日复一日地耕耘于学业,在面对城市新鲜事物时抵制诱惑;唯有心态平和、为人处世能力强,才能迅速适应环境冲击,在协调的氛围中备考,以平和的心态应考。要知道,即使是天赋高的农村学生,也可能因为轻视学习而中途辍学,可能因为缺乏关注而松懈落后,可能因为沉迷网络而自甘堕落,可能因为遭受排斥而抑郁成疾,可能因为环境巨变而心理自卑……高考筛子本来就在剧烈地晃动,城市环境带来的冲击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晃动,农村学生面临的挑战,远较城市学生来的严酷。

农村学生进入县市的高中,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适应上的困难。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很少,多数放任自然,对于孩子在高中遭遇的困难了解甚少,也很难提供具体的帮助,很多农村学生孤独地处在县市的环境中时,面临巨大冲击,就会大量地被淘汰。这种淘汰不是因为资质的欠缺,而是因为来自环境的压力太大而来自周围的支持太弱。县市高中有些老师一心在补课挣钱,不认真上课,有些老师很势利,蔑视农村学生。如遇良师,是农村学生的幸运,但这样的老师又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社会关系方面,农村学生的资源很有限。如果亲戚网中没有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非常有限,得到上大学的支持也会很弱。

可以说,父母、老师、亲戚组成了一张网络,把农村学生固定在中间。这张网络是结实还是单薄,人与人之间差距很大。这张网络是自发形成的,学生无力选择,很难改变。这张网络是潜在的,不以学习为中心,却处处支持着学习。这张网络会支持学生努力但不会替代他们努力,农村学生在学习上仍然要依靠自己。城市的学生有更多的资源去建设这种网络,或者寻找其他途径进入高等学府。但由于农村的学生缺乏资源,他们所能凭借的只是这张自发形成的基于人的网络,以这张网络的力量和筛子的力量抗衡。

在筛子剧烈的震颤下,农村学生得以幸存并考上北大,一是因为“颗粒”本身比较大,二是因为有比较结实的网络系着,三是因为自己有不断向上的努力。前两个因素都是自发的、潜在的,不为学生所感知,第三个因素也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不需多说。然而三者齐备难度极大,以至于大量的农村学生在高考角逐中败下阵来。这些筛子里的幸存者一路考到了北大,往昔的同伴渐渐离自己而去。当他们回望故土、回首往事时,不知是否会有一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

87
136
0
19

相关资讯

  1. 1、屯门时代广场有施华洛世奇专柜吗?1582
  2. 2、郑州违章查询流程2608
  3. 3、新元高速限速多少?224
  4. 4、长沙国庆二小学区划分范围2683
  5. 5、泰安机动车行驶证有效期889
  6. 6、成都气象局公众号能查什么3368
  7. 7、南京118路运行时间2134
  8. 8、乌鲁木齐资生堂专柜地址2791
  9. 9、珠海第十中学招生主要住宅区654
  10. 10、乌镇旅游官方预订公众号怎么预约门票370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