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影响很大,引起不少讨论。同时,还有很多台湾学者专家在中国大陆出书讲课,介绍讨论中国式管理的各个方面。最近几年,一些重要的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界团体和著名的大学也日益重视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甚至组织了专门的研究组进行研究探讨。
为什么大家这么关心中国式管理?据笔者观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希望了解中国优秀企业成功发展的原因。这实质上也反映了许多人希望从企业层面了解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或者说“秘密”。这毫不奇怪,企业是经济的基础,不了解中国企业,怎么可能了解中国经济呢?其二,希望学习这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提升自己。许多中国企业希望学习成功发展企业的经验,促使自己更好的发展,许多外国企业也希望了解之,无论这些企业对它而言,是合作者或竞争者、先进者或追赶者。其三,通过研究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探讨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理论、模式及规律,从而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做出以中国企业实践为基础的贡献。第三种情况是一些学者关心中国式管理的重要动因。在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前两种原因可能是主要动因。
在各方面日益关心中国式管理的同时,质疑也同时出现。一些人提出不存在中国式、日本式、美国式管理,认为优秀企业的管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还有些人认为中国式管理有中国式特点,就是中国的文化加西方的管理技术,值得研究,但未必值得那么关注,因为文化不易“跨国界”,而管理技术是共通的、可复制的。还有人认为,中国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国际竞争力还不够,目前还处于学习追赶阶段,过多强调中国式管理可能会增加盲目性,不利于学习。
笔者的主张是,要重视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并且希望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所以如此主张,首先是因为“问题导向”、“问题意义”。大家关心中国式管理自有关心的道理,就是希望通过研究提升我们对中国式管理的一些规律的认识,只有理解了,才能更深刻的感觉,从而能帮助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其次,只有进行“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各国企业的成功共性经验。各国成功企业的经验确实往往有不少共性,但为什么很多企业学不会做不到呢?这是因为经营管理的共性,不是物理定律,企业本质上资源和环境是不同的,只有结合对“中国式”、“日本式”、“美国式”的企业实践的具体把握和研究,才能深化对本质共性的认识,并且在认识的共性规律指导下提升企业能力水平。在哲学上,这叫从具体到一般。第三,虽然中国各界,特别是学界,总体地看,或从战略上看,研究“中国式管理”当然比研究“美国式”、“日本式”管理,更有条件、更有优势。对中国学者和业界而言,研究介绍中国式管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这是对中国的贡献,亦是对世界的贡献。
研究中国式管理很重要,但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角度和侧面。学者们认为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可以分为管理的哲学理念、管理的制度规则、管理工具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中国式”是什么,各个层次的“中国式”如何相互作用,都是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方面分层次,同时相互结合的进行研究,才可能会有些较好的成果。第二,中国式管理所处的环境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差异很大,即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环境剧烈变动的时期。这种情况,给中国企业以巨大的机会,同时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中国式管理必然有许多外国公司没有的特点,如二元的劳动组织、靠价值链的整体整合和改良型创新在企业实力尚弱、技术开发能力尚弱的情况下开始国际竞争、经济和体制环境的快速巨变(有些产业还和快速的技术进步结合)使企业常常必须快速调整等 。第三,中国历史文化条件,正面的和反面的,同时存在,影响巨大。从毛泽东的理论到“江湖义气”,法律制度不完备,但行政力量较大,中国企业遇到了独有的机会和风险,有了许多独到的经验。某著名企业家说“跟党走是我们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是一句可能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理解,可能会褒贬不一的经验之谈,但说明中国的历史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影响之大。
怎么才能使“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真正取得令人信服有价值的研究。基于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是西方管理学界推荐的研究方法。但笔者认为现场研究、案例研究,而且是深入系统的研究的方法可能更有价值。第一,本质上管理研究在目前情况有控制论大家维纳教授所说的“统计游程太短”的问题,以有限案例的归纳法研究为基础起步既现实,而且有一定的科学直观意义,当然案例研究本身也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第二,对一般人而言,案例研究成果便于接受传播。第三,美国流水线生产方式、日本精益生产方式,是世所公认的管理创新,但能够得到公认,笔者以为主要靠的是案例或者说是实例。美国上世纪80年代关于日本精益生产方式的大型项目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实例调研。这个项目通过调研,全面解剖了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生产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国际调研比较,影响巨大,使人们对日本生产方式,从管理工具到管理理念,都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得到更深的理解和共识。这项研究帮助日本企业走上当时的顶峰,同时激起了美国企业的追赶,最终对全世界企业生产力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同时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