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求职少年李文星遇害事件后,网络虚假招聘信息的监管问题重新回到人们视线,各大招聘网站沦为传销组织的“帮凶”,平台上信息审核不严问题也暴露出来。日前,记者发现各大招聘网站居然存在打着“法院”等这种机关单位旗号的诈骗信息,招聘行业监管漏洞问题让人唏嘘。
在智联招聘、51job等知名招聘网站里,输入关键词“法院”或“档案员”,就会出现不少有关于“上海法院检察院档案室(扫描科)招聘档案员”的信息。记者点击了数条查看详情后发现,招聘标题都会显眼地打出“国企直聘”,而职位内容都是从事档案管理输入工作,职位要求几乎没有区别。
经过整理后发现,这些招聘信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在薪资待遇却很诱人:“试用期一个月,底薪3200加全勤加奖金。一个月后签正式合同。工资4500左右,之后工资月薪4500到5000以上,8小时双休,有工作餐。缴纳五险一金,在智联招聘上找到的类似这样的招聘广告就有500条之多。如此美差吸引了不少求职者。
但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发送这些招聘信息的单位“上海左舞商贸有限公司”和“上海念亿实业有限公司”等,看上去与法院和检察院并没有什么关联。记者拨打了广告中几位联系人的电话,大部分电话在响铃数声后被挂断,打通的只有一个。对方没有要求记者出示任何的学历证明和简历,直接表示是和法院合作的中介公司,要入职需要交纳四百元的中介费,入职后满一个月退还。当记者询问对方“找工作为什么要先交钱,你这个是诈骗吗?”对方迅速将电话挂断。
招聘行业监管漏洞频现 求职者的权益难以维护
在“智联招聘”每一条具体招聘信息的网页顶端,都会出现一句标红色高亮的警示语:“智联提示您: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违法行为(如押金、资料费、代收体检费、代收淘宝信誉等),请提高警惕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既然如此,为什么网站上还会出现几百条诈骗信息的情况呢?
招聘网站在审核信息内容的过程中,只要没有发现对方有明确的诈骗意图,后台就会通过审核。然而,网站上挂出的招聘信息即便涉嫌诈骗,往往也不会在招聘广告中直接说明。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而招聘网站一旦挂出了这条涉及防诈骗的提示语后,即便有求职者受骗后要求维权,网站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就微乎其微了。
换言之,求职者对于求职信息的信任度建立在对招聘网站的信任度之上,而招聘网站对于招聘信息的真实度却几乎不用负什么责任。网络招聘平台的审核既挡不住“李鬼”,也挡不住诈骗。其中漏洞之大,超出记者的想象。
而且不少招聘网站会在发布招聘信息时耍一些小手段以鼓励求职者海投简历,如为了显示库存招聘资源充足而故意让过期甚至无效的招聘岗位与新鲜出炉的招聘混杂一起;为讨好用人单位而故意抹去了招聘信息真实的发布日期并滚动更新。
利润率高、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小,这使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眼光投向了招聘网站的市场,但背后的监管和求职者的权益,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窘境。
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之前,求职者应如何擦亮双眼,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1、 正规公司招聘绝不会要求求职者缴纳费用,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有可能涉嫌诈骗。如果遇到在录取前向求职者收取费用的情况,求职者可以立刻报警或向当地人事部门举报。
2、 正规用人单位会在用工前进行面试。如果无特殊情况,用人单位都会组织现场面试,而不是在一次电话面试后就通知入职。电话面试(即便面试问题非常专业)后直接通知入职的极有可能是传销团伙。
3、 求职者在拿到入职通知书后,最好能找到该公司的官方网站或通过当地114查询该公司的电话。电话确认入职通知书上的联系人在该公司确有其人;或确认入职通知书上的地址是否是真实的公司地址;或确认自己被录取的情况是否真实。
4、 一般情况下,面试地点与入职地点应一致。如果对方约在某商场门口或某闹市区商街并迟迟不出现的话,那就是传销团伙成员正在观察。这个时候如果求职者能够及时醒悟的话,就仍有极大可能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