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毕业季真的来临步入社会,你准备好了吗?

当毕业季真的来临步入社会,你准备好了吗?_兼职服务_配送服务

当收入低遭遇房租贵

近日,进行了一项求职成本大调查,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求职成本是5年前的5倍。而在高昂的求职成本中,88.7%的求职者认为房租是最大支出。

而最近亦有媒体报道了大学毕业生40人同住一套三居室的新闻,这在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刘羽看来,是“媒体大惊小怪”。

“学校周围到处是这样的合租群居的,毕业的,考研的,甚至上学的,该住在那还住那,没差别。”北京理工大学的优势是工科专业,刘羽学的是国际贸易,理科院校的文科生,他好不容易在北京亦庄一家国企找到了一份并不解决“正式编制”的工作,但是专业对口还是让刘羽很满意。

有了工作,刘羽这几个月来一直奔波不安的心里终于踏实点。不过,见习期工资只有2500元。

他决定去燕郊住,“700元可以租小公寓,北京只能住合租屋的一张床,我现在年轻无非就是早起晚归,”不过,加上水电费,一月上千元,几乎花掉他一半的工资,不打算再求助家里的刘羽非常的拮据。

“只够吃住,和同学聚个餐都不敢了,女朋友也分手了,一起吃饭看电影逛街属于太奢侈的消费,多打个电话的钱都没有。”

笔者连日来在双井、回龙观、天通苑、通州八里桥等毕业生租房较多的区域走访中介,在市中心,装修很差、年代久远的小两居室月租金已经涨到4000元,再破的一居室也要2500元以上。在回龙观,两居室也差不多3500元。许多中介表示,“一般的毕业生承受不起,毕业生最适合的还是合租,”即使在东五环外,合租的床铺价也得600~800元,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单间月租金都在1500元以上,而且最少压一付三。

租房,也成为一座压在张军心头的“大山”。

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张军的人生第一站是一家业内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但是起始月薪只有3000元。

“连毕业照都没有心思好好拍,一个月来都在看房子,还没找到合适的。”炎热的夏天,张军说自己找房子“火大”。

“3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要2800元以上,而且特破旧什么家电都感觉马上快坏了,还要一下子交中介费押金三个月的租金,加上过万了。”张军本想在单位附近东二环找一个“破”一居,但是高昂的租金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找远一点的地方吧,在朝阳门上班的他把通州视为不错的选择,尽管可能上班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且,“不到20平方米,只有一张床、一个柜子和一个破空调,每个月也要1300元。”张军打算先住合租房的一张床,等经济宽松点再说,可是第一次看房让他惊讶无比,一间大客厅改装的房子挤进了6张床,居然有两个女生“混住”。

“女孩还讲究安全和干净点,更愁死了。”

上班第一天担心没人理

大多数新人第一天上班的心情是紧张激动。因此不少人会在上班前做好各种功课。但是,实际上的第一天却往往非常平淡,这让不少大学生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

“入职前一天我就忐忑不安,反复练习如何从容微笑、如何自我介绍、怎样与同事融洽工作等。可上班后发现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人注意我,我究竟需要做些什么?同事似乎都很忙碌,我看了一周报纸,上了5天网……”

在一家网络公司当编辑的小君的第一天上班“如坐针毡、度日如年”:早早地来到公司,等人事部同事与我签了合同并介绍完一些公司的规章制度后,就安排我对号入座了。因为是刚进公司第一天,所以对部门业务也不熟悉,而部门经理看见我也只提供了一些杂志和报纸让我翻阅,于是一整天就对着那几张纸翻来又覆去。一天下来,我就在这样极其苦闷乏味的状态中度过。周围的同事都在忙于工作,而我却没事可做。无所事事的我甚至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挥霍光阴的幻觉。

小君所描述的正是很多应届大学生所担心的第一天——其他人把自己当成“透明人”没人搭理,或者是没事儿可干的闲人。

网络上充斥着大学生对第一天上班的调侃:

“上班第一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不停地刷新微博……”

“第一天上班,具体工作没有分配下来,只能看着旁边两个女孩聊天、分零食,她们也不带我玩,尴尬。”

除了没活干,大学生们还担心有活儿不知道怎么干,干不好还会第一次挨批评挨白眼。

快递公司的客服小罗第一次坐上自己的办公桌吓坏了,密密麻麻的工单,起码有五百条,而且数据还在不断上升。

单子上,有的是派件的,有的是收件的,都需要沟通解释,并安排好快递员,做好工单备注。密密麻麻的内容看得她头昏眼花。

有的派件方还不断打电话抱怨:“我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没有快递员过来收件?”

“工作是没人给你时间来思考的。”小罗第一天上班感觉是一场“遭遇战”。

没就业的“校漂族”

谈到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纷纷争抢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稳定单位,爱去大城市等等特征的批评,很多大学生表示,主要是觉得这种地方更有“安全感”。

当这种“安全感”暂时无法实现的时候,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做“校漂族”。笔者在校园走访,发现最近不少考研失利的学生以及没找到合适工作的留档待业人加入“校漂族”。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上准时7点起床,8点去图书馆,12点到饭堂吃饭,已经很规律了。每天走在熟悉的校园里就觉得舒服,有一种安全感。”

小李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今年考研失利了,还是决定做“校漂”,“看来只能看看能不能找份工作了,边工作赚些费用边复习,但真的不想离开学校。”

“住学校附近方便又舒服。”

“做校漂也不容易,最担心的就是父母打电话过来,问在哪住,怎么样,给他们说毕业了还在学校内心特别挣扎!”

据了解,除了极少数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边缘群体外,目前,“校漂族”大体可以分成五类人群:一类是想给学历镶金的“考研敢死队”;一类是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一类是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一类是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一类是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

不少大学生表示,住学校去上班也挺方便的。最重要的是学校里气氛好环境好,星期可以去打个球跑个步,还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书,而且住得比较安全。还是校园比较让人安心。

73
57
0
44

相关资讯

  1. 1、2018年零售:亚马逊与沃尔玛的“鹬蚌之争”2492
  2. 2、B2B里再造一个淘宝阿里零售通要搞事情了?3242
  3. 3、淘宝火车票再次低调上线移动端再次发力834
  4. 4、印度婚装市场火爆中国电商大有作为4043
  5. 5、麦考林宣布完成私有化转型美丽健康行业1077
  6. 6、淘实惠孙伟:县域生态在电商扶贫的探索3459
  7. 7、李丰专栏:新零售的中间道路2566
  8. 8、卜蜂莲花:卖场面积缩至5000平方米目标线上销售占比30%294
  9. 9、亚马逊与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建立战略合作2582
  10. 10、百思买业绩跌3%谁为消电零售商财报负责150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