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新物种:药店和便利店合体之后

零售新物种:药店和便利店合体之后_商务服务_法律服务

药品出现在便利店,还是便利店形态出现在药店?

这会是个令“尝鲜者”兴奋期待而又焦虑紧张的问题!

兴奋的是便利店和药店分别都可以增加新的引流商品,期待的是政策在各个城市将逐步放开。同时,随之而来的焦虑却是,这门在中国还没有过成功案例的混合业态该如何去做?便利店和药店该如何去解决“物理隔离”给消费者带来“两家店”的不好体验,又如何处理背后两套供应链和系统?

再则,在这个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兴领域,担心做不好或多或少会给尝鲜者带来少许的焦虑。

距离去年10月份,北京市商委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城管委、工商局、食药局、公安局消防局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过去快3个月了。北京允许便利店卖药,现在是个什么状况?这一举措对整个医疗零售和便利店行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此之前,需要普及的是,便利店能卖的药品只是乙类非处方药(绿标OTC)。除此之外,甲类非处方药(红标OTC)以及处方药(Rx)等是便利店暂不能卖的(编者注:这里就不再解释什么是绿标OTC,什么是红标OTC,可自行科普)。而在品类上,相对于专业的药店,便利店里的药品还是比较局限。而药品又是一个强目的性需求的品类,只有顾客明确知道需要哪方面的药品时,才会想着去购买药品。

所以,便利店中的药品,只会是弱补充性的引流商品,相较于鲜食的强引流性还差的很远。但反过来说,药店里的快消品或许是其新的流量增长点,具体在下文会详细介绍。

 通常说,初期看事件,中期看趋势,长期看结构。

零售老板内参APP认为,便利店允许卖药这一事件,并非此前某些媒体所说的那般“45万家药店要危险了”,这就有点危言耸听了。然而,其中却藏着三种可能:

 ①以药店为主要形态,辅之以便利店的“药店便利店”,这通常是由连锁药店为主导;

 ②以便利店为主导的,辅之以乙类非处方药品进行售卖的便利店;

 ③介于药店于便利店之间的新型业态——药妆店。

接下来,零售老板内参APP就详细从这三方面来讲述,便利店允许卖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便利店主场,药店客场

“关于药品,梦寐以求想引进。”

内蒙古安达便利店创始人任临光如此告诉零售老板内参APP,目前北京倒是开放了政策,但是他们当地的一系列政策环境并不予与支持。

“我们也想引进,但是安徽的政策还没有放开。”

2018年创立于安徽的邻几便利店董事长刘忠建则表示了同样的感慨,如果政策将放开,他们也是非常乐意在便利店引进药品这一新品类。

“有,但等手续!”

同是区域巨头里的福建省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也曾对零售老板内参APP讲述过他们对便利店允许卖药的应对措施,在政府允许的条件下,他们也会在店内增加一些允许售卖的药品,为此,他还提前去寻找了一些能在便利店售卖的药品和食字号商品,比如解酒药等。

正如任临光所说,目前是决策层面和执行层面不统一,出台了政策,但是落地的是极少。以上都是便利店对药品持欢迎态度,但受限于政策层面,迟迟没有落地。然而,北京的京客隆却做了继《措施》推出来之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去年12月,朝阳区食药监局在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授予京客隆便利店《药品经营许可证》,这也标志着北京市首家可以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便利店正式落地。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虹曾对媒体表示,“现在政策是越来越好,放宽药品经营限制为我们这些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也方便了消费者。”

初期的景象固然是美好的,其背后要解决的问题却是一个接一个。

便利店得突破第一重难关——《药品经营许可证》。

其一,为保证用药安全,从事经营药品的便利店必须配备一名合格的药师,这无疑是增加了人力成本。其二,北京大型商圈或大型购物商场经营的连锁便利店,药品经营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才可以申请经营,这又加重了便利店的房租成本。

“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最少得增加3名员工,人工成本增加也是致命的。”任临光说道。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到,便利店运营成本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过去两年。2017年,便利店的房租成本平均增加18%,人工成本增加12%,水电成本则增加了6.9%。

如此看来,便利店在引进药品的时候,如何在药品的盈利利润和药品的运营成本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商品之间的物理隔离,不仅限制了便利店内卖药的融合之势,同时也对下面将要提到的药品便利店可能产生一些束缚。对于这点,安达便利店曾在2016年就尝试过做物理隔离的混合门店,但是不告而终。

他认为,这是“两张皮”。

“不同的门店需要不同的供应链体系,而鉴于药品需要系统监控,药监局要求收银系统必须分开。再者,消费者进店的体验感并不好,像是在逛两家店。”

这是曾经尝试过的企业所踩过的坑,如今京客隆才落地一个多月,具体的运营情况还需要时间来考量。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便利店引进药品,一定是想清楚了其中的利与弊。比如,引流状况以及药品净利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成正比。

 药店主场,便利店客场

便利店可以卖药,那为什么药店不可以卖便利店商品呢?

京客隆做了前者的尝鲜者,而普安药房成了后者的探索者。

1997年成立的普安药房,发家于武汉,每年以30%的发展速度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近百家直营门店。在去年开始尝试“药店+便利店”的模式后,与罗森签订战略合作,落地了“普安罗森药房便利店”的混合业态。

零售老板内参APP在探访北京普安罗森药房便利店乐城店发现,门店选址在北京乐城中心负一楼,总体门店面积占据130平方米,药店品类中有个人护理产品、非处方药、处方药以及健康食品等,旁边的便利店则配备基础的休闲零食、办公器具、面包饮料以及还未开工的鲜食厨房。

在和普安药房北京区的运营负责人交谈后了解到,整个店的运营都是普安药房在主导,而罗森类似于便利店的供应商角色。便利店的供货全由罗森操作,而门店运营由普安负责。

根据后台系统的成交量发现,这种混合业态相较于之前的专卖药店,人流量几乎是此前的2.5倍。此外,目前的药品SKU在1600左右,而OTC药品占据近1000钟,未来总的SKU将可能调整到2000左右。

“刚开业几天,门店日销大概在五六千左右,而便利店带来的日销占据两千左右。我们未来的规划是,将这个混合门店打造成1:1的万元店(药店和便利店日销均达万元以上)。”该负责人告诉零售老板内参APP。

普安药房在全国具有113家门店,而除了与罗森便利店合作落地“药店+便利店”的混合型门店,目前还已经和7-11达成相关协议,计划落地“普安7-11药房便利店”。

众所周知,便利店赛道从去年下半年就一直受到资本的热捧。直至如今,这类新型的混合门店同样也受到了资本的关注。据了解,迷你投正在跟进这类“普安XX药房便利店”,通过投资单店的形式去降低整体的投资风险。

不过,药房便利店也受到了传统便利店的质疑——消费者会去带着药味儿的药店便利店买关东煮?

“药店+便利店”模式也是个新生事物,留给它的考验,未来也会更多。

至于第三种情况——药妆店,在此便不花太多的篇幅去详谈。零售老板内参APP认为,药妆店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将很小。原因在于,店内主要售卖的美妆、个人护理等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受到电商(跨境电商)的冲击,天猫或者京东全球购的业务模式基本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在“药妆店”内的需求。

所以,我们更应该花精力和时间去思考清楚,药品出现在便利店,还是便利店形态出现在药店?抑或者说,你支持便利店卖药,还是药店卖关东煮?

45
107
0
90

相关资讯

  1. 1、成都锦江区护照要办多久2553
  2. 2、上海居住证转户口办理流程1366
  3. 3、地推怎么做?就是发传单吗?3823
  4. 4、苹果安卓模拟器iOS安卓模拟器2449
  5. 5、西安限号几点到几点4136
  6. 6、云东海站是哪个城市的?1523
  7. 7、西安地铁三号线二期站点名1180
  8. 8、西安到牛背梁景区怎么走2773
  9. 9、5个方法让习惯性插话者闭嘴4261
  10. 10、福州出入境管理办事大厅上班时间477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