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一般被用来形容两者相互依存、利害交织、荣辱与共的密切关系,这种比喻常常出现在国与国之间、政体之间、商业伙伴之间。
引申到本文将要探讨的核心主题上, 员工关系 作为桥梁连接着管理者与员工,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两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从自然属性来看两者是分工协作的关系,自企业发展史中我们能够总结出:良性的组织氛围中,绝大部分员工能够科学、职业的看待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这种管理状态取决于企业的人性化代表即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态度,如果管理者的管理方针更偏重于其社会属性所指的监督与指挥,缺乏艺术性协调,那么组织氛围就会偏移良性发展轨道;反之,如果管理者从公平、团结、服务出发与员工共同分工协作,那么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就能够建立一种唇齿相依的员工关系,也只有这种关系能够产生绵延不断的组织活力。
接下来,管理者如何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是本文的重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内心都有做出成绩再接再厉的目标,现代管理知识应用体系的完善与便捷节省了大量的自我摸索总结的精力,能让人们直接获取知识和经验,但是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的管理者所收获的工作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在分析诸多管理案例后,我们发现原因不在于不同的人在知识应用能力上的差别,而在于不同的管理心态。过于依赖管理工具和经验的人往往会忽视本身和管理对象的主动能动性,容易陷入教条引发最基本 的人性矛盾;而一些能够将员工视为核心,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应用管理知识的恰会获得良好的收益。可见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心态是决定管理成效的关键。
知己短,可防患衰败;知人长,可预见成功。
企业的兴旺中汇集了每个人的尽心尽责,企业的衰败中饱含了众人的离心离德。身在管理岗位的人,不免会遭遇来自上下左右的压力,有时手握权力却做不成想做的事,有时不计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逐渐地责任感淡漠了,主动性退却了,忠诚度降低了,而产生这些想法的根源看似都合理,但这些改变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出路吗?对于个人对于企业肯定都不是。作为管理者,自己能获得成长的前提是成就员工;自己能获得收益的前提是能让员工赚到钱;自己能获得荣誉的前提是为员工创造机会。想要建立良性和谐的员工关系,管理者就必须树立以下几种心态。
团队至上之心。个人可以做事,只有团队才能做成事业。管理者个人能力再突出也需要将团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维护团队就是维护自己,让每一名团队成员都甘愿为团队的事业努力、能够缔造出团队战斗力的管理者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恪守诚信之心。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被员工视为企业的 风向标 ,如果管理者是朝令夕改的管理风格,那员工对企业也就失去了信任的基础,管理者也失去了管理的土壤,诚信心态是管理者人格品质的象征。
客观公平之心。与其去计较个人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不如更加关注对员工的公平,建立公平机制下的竞争,阻止消极怠工团队分裂的情况发生,公平心态会让管理者从中获取众人的信任与赞服,以及管理层次的提升。
服务员工之心。如果认为员工在管理者面前只有服从和服务,那最终的结果百分之百是管理权杖被员工无情的践踏在脚下。服务是双向的,一个明智的管理者不会等着员工先来为他服务,就像一个出色的销售员不会等着客户来给他服务一样。服务别人换来的不是自我尊严的降格而是信任的升级,摒弃高高在上、指点东西,所有人都为你所用的陋习吧,脚踏实地的为员工服务,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担当起员工的表率和企业的公仆。
谦和谨慎之心。人要进步就少不了谦虚学习的心态,越是超出他人越要谨慎言行。把眼睛只盯在别人头顶之上的高处,就永远看不到别人在做什么,丧失学习和预知的机会也就丧失了站到最后的资本。管理者要时常听听员工对自己的评价,不论正反;虚心请教员工的意见,不论对错;认真对待员工的要求,不论合理与否。谦和传递的是尊重,唯有尊重他人才能被人尊重。
忠诚坚持之心。面对危难与生死抉择,企业更需要管理者的忠诚,不离不弃的坚守才能换得员工的追随,这样的管理者才是事业成功后的真正的受益者。
宽容自律之心。员工某方面比自己强就不行,因工作性质不同员工的收入比自己都高就不行,对管理者的制度约束比员工的还多就不行 ,容不下这样那样超出自己理想状态的人和事,妒贤嫉能,这样对员工记仇的管理者就像不停咬自己舌头的牙齿一样愚蠢。制度不是单给员工制定的,管理者更要表率在前,制度面前要自律,诱惑面前要自律,摆正自己的心态,勿以恶小而为之。
常怀感恩之心。在困难挫折面前,要坚定感恩心态,无需自暴自弃,做员工眼中反面的 榜样 。当管理者在面对生活、事业、工作中的诸多的不顺表现出感恩和包容的心态,这种力量会传递给员工。
在组织内部这个大舞台上,管理者可以去扮演一个庸庸无碌的过客,也可以去扮演一个卓尔不群的先锋,心态决定了你能扮演的角色,扮演的角色决定了你在组织中的分量与位置。俗话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企业永远需要优秀的管理者担当重任,关键的一步你已经准备好迈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