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方赞不绝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以前就产生过“两手互搓”型的对客户赞不绝口的销售模式,但现在这种做法只会让对方觉得奇怪。上个世纪的这种做法如今已经不适用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适当进行敷衍的说话伎俩,马上就会被对方识破。
在现实中,很多人在某些情况下还是能够适当地运用点头赞同或随声附和。但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的人在对方说话之前就开始“哦——”地附和起来,这和对方说的话完全融合不到一起。“应该事先约出来寒暄一下”,销售负责人经常会被上司这样说。也许只要通过与客户保持密切的往来,就能取得工作上的业绩,但不能肯定地说以后的商务往来也会非常顺利。
想凭借嘴上功夫取得业绩的人,与其说他们很擅长打小算盘,不如说他们很想偷懒。他们在努力倾听对方的话语并理解其意思上是非常懈怠的。也许正是凭借这样偷懒的对话,他们取得过很多次的成功。但这种人以后一定会在某个重要的场合下遭受惨痛的教训。
凭借漂亮话应对某种场合,这样做也是有一定理由的。特别是在销售领域,和对方朝着同一方向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把这一点传达给对方,就会轻而易举地获得对方的信赖。但是,在这件事上是不能耍小聪明的。重要的是,要从内心深处表现出想要跟对方朝同一方向发展的努力和态度。
那么,应该怎样做呢?例如在营销的情况下,对对方的公司或是责任人抱有怎样的兴趣,推销的商品自己是如何地喜欢,应该把内心对这些问题的真实想法传达给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在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使用自己的语言、符合自己的特色,不要遮遮掩掩。即使不能顺畅地说出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对方也是普通人,他也知道有些人是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相反,那些能够非常流畅地表达想法的人会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无论商品多么优质,如果在谈话中自己被对方认为是奇怪的,那么商品也会被认为是奇怪的。偷懒的交谈也会产生这种危险性。
不仅仅局限于销售领域,在日常的交谈中也是这样。不是以矫揉造作的工作形象,而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与对方进行交谈。话虽如此,因为是商务往来,所以也不可以使用类似于朋友之间熟不拘礼的口气,并且不要忘记使用敬语来表现对对方的尊敬。
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掺杂自己的经验之谈是非常有效的。并不只是单纯地点着头说“原来如此”,如果你说出“因为我也做过这个事情,所以我能理解”这样的话,你的真心实意就会传达给对方。
在前来与我碰面的人当中,有人说过“能见到您真是非常高兴”,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会把它当做是社交辞令。但是,当听人说道“总是阅读您的博客,这次能够见到本人真是非常高兴”时,我心里肯定会感叹“原来是这样”,并稍微改变对对方的印象。在谈话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经验或是符合对方经历的话语,就会迎合对方的心情。
对自己的交流能力越是有自信的人,就越应该注意一下偷懒的对话或态度。客观地看待和确认对话中的自己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