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HR,不会去过分社交

成熟的HR,不会去过分社交_兼职服务_时间陪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类似于“有人好办事”“朋友不怕多”“人脉即钱脉”“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等说法逐渐盛行,更有一些“厚黑学”“心灵鸡汤”类关于热捧人际、交际作用的书籍、文章也流行于职场。

在此作用下,一些职场HR也深受其影响,有些可能在学校早就受到了“熏陶”和“教育”,毕竟,现在高校也不是个清静的地方。于是,很多职场HR凭借着自身岗位优势、表达优势,在社交这一块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

一方面,这些职场HR在单位外部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做社交。他们积极去寻找并利用各种交流平台,比如各种高校在职学历提升、五花八门的各类主题培训、酒会、沙龙、年会等,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去结识更多的人脉,从而对于自己的工作开展、职业发展、个人品牌打造都有所促进。

另一方面,这些职场HR在单位内部也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做社交。他们巴结于领导,逢迎于上司,认为只要把上头搞定了,自己的职业通道也就畅通了。于是,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职责都多多少少地忽视了,尤其是对于基层普通干部职工的诉求忽略了。一天到晚把较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搞好人际关系上。

在如今的职场,HR的这些做法非常普遍而且明显,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必要。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无效社交”这个名词,概括得较为准确,职场HR忙里忙外去做这些社交,其实并没有太多作用。比如花了几万甚至十几万去读的一个MBA、EMBA,到最后也没有认识几个大佬,有些虽是名片、微信收了一大堆,但是真正有用的并不多。

职场HR的这类社交,大部分属于无效社交,更准确的说,是属于过分社交。社交可以有,特别是对职场HR很重要,但是过了就不好,在过分社交的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费钱、费心、费脑,结果还会把本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好,同时让职场HR会有虚荣的满足感,从而错误地自我满足和自我评价。

此外,职场HR的这类社交,一般都会表现得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单位内部,而这些现象都会被干部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对这些HR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作为一名职场HR,脱离了群众基础,再想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再想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自然是水中捞月、镜里摘花。

83
19
0
81

相关资讯

  1. 1、海淘爱的蔓越莓开始收获今年将产1300万桶4548
  2. 2、百货盯上支付合肥百货3500万参股长润163
  3. 3、消费升级演变为分级拼多多们又押准了风口557
  4. 4、泰国外卖市场的“腾讯”“美团”和“大众点评”4483
  5. 5、阿里开放平台促成生态大爆发106
  6. 6、百度微购食品商家破千移动端订单占10%2605
  7. 7、知名电商入驻慧聪网两大亮点引业界关注1798
  8. 8、寻找增量天猫超级门店日要收编三公里用户796
  9. 9、估值70亿的美团O2O赌局胜算几成?1774
  10. 10、2014年Q3中国在线旅游规模突破700亿元281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