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写文提出:要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这才是考核你最重要的指标。有读者留言说前提首先应该把工作职责中“领导交办的其他业务”去掉,看得出不少读者对领导交办很多JD上没规定的事务非常有微词,还有位小朋友对我说,谁不想做好核心工作,不过领导总交给我一堆乱七八糟的事,甚至连私人的事,拿快递、买盒饭都让我做,真是太不职业了,哪能学到东西。这些事让人不快,我非常理解。
曾经大V咪蒙写过让实习生拿外卖,实习生不乐意,她写文教训实习生。引起一片哗然。大部分是指责,很多职场人觉得受辱,坚决不和这样的领导为伍。这都是什么时代了,九零九五后哪里还会买这种陈腐的权威作派的帐。
可惜这种事在职场中其实是非常普遍的,不是说这样的行为是对的,而是说类似的行为是非常多的。时代进步了,虽然社会总在讨好更年轻的一代,但实际上任何当前年轻一代只是有新的特点,但规律总如地心引力一样起作用,而且总有一天新一代也会变成老一代。
所以此类事不仅中国有,日本有,美国也有,甚至华尔街也有,只不过中国网红让小妹买盒饭,华尔街投行新人替大小老板买咖啡罢了。确实这些事与工作无关,甚至也谈不上培养什么职场能力,这样的领导也不够职业,可是既然长期长年多地域多行业普遍存在,我们就要考虑这真是没有一定合理性吗?
我的朋友Zara十多年前跳槽来到上海工作,在一家小贸易公司工作,一个名校研究生,正职是外贸经理,应该只管把客户拉到就行,可是在一个小公司,实力很弱,公司管理混乱,大部分人没几天就有离职,于是一会儿,报关、报税没人了,她上,发货没人做了,她上,自编程序;运输物流没人了,她上,找人自己先垫运费;财务连帐都算不平了,她上,一笔笔和其他业务员对帐;最夸张的是管理仓库的离职连钥匙都没交,她上,找开锁的,找派出所开证明,公司小,老板夫妻在外地出差孩子家长会忘了急得团团转,她上…….她成了瑞士军刀,公私不分,哪儿没人她立刻顶上,公司所有人都走了一批批,她一直在,只要她在,公司谁走了都可以。公司越来越大,她成了公司股东……..后来被客户请过去,也一直是高级经理人,现在在香港,拿着二十万一个月的薪水,甚至她去现在的公司,原老板甚至让她保有原公司的股份。
其实做跑腿打杂的活在职场资浅员工处是很正常的事,差别在于主动做还是被动做心态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一直在研究,职场上为什么有的人进步很快,有的人到一定程度进步就慢下来,甚至是停滞不前,原因当然很多。但进步快的都有一个共同点,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就是我们常说的贵人相助。
这种支持很多时候看不出来,在职业初期尤其明显,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一直说是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其实我觉得这种互动能力,往往能体现在“可教”上,司马迁在史记上说过,“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领传授。可见,别人愿意传授本领给你,往往是因为认为你姿态低。
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孺子,做一个“可教”之人。有时候多付出一些,多做一些,看似没什么好处,吃亏了,实际上,要相信上帝不会亏待肯吃亏的人。
一个人在刚进入职场时,会容易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干出一翻事业来,实际上环境对你的约束,团队、他人对你的影响和你自己努力相比即使不是更重要也几乎是同等重要的(啰嗦啦)。
在正常的单位里一个人被提拔为领导总有些道理的,正常的领导总让你拿快递,买盒饭毕竟是极少数的更别提是好领导了。一个人遇到好领导简直是三生有幸,但遇到一般的正常领导是常态,遇到烂领导或欺压新人的烂同事机率并不高,职场里莫名总是被欺负的先要反思一下原因:如果确实运气不好遇到烂人总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总是遇到烂人多半是自己哪里不对吸引了烂人一定要改掉。
时代在进步,规则一直在悄然发生变化,但职场的规律一直很稳定。职场本质是拿自己有的换自己想要的,先给予后索取其实是一种平衡。
在一个职场,尤其是不大成熟或管现代理不健全的单位,一定会有很多工作分配不是非常清晰,即使是非常健全的组织,也会有些新事务或者突发事件会出现职责缝隙,这时候愿意多付出一些的人往往就很重要,有些人能力强,能填补大的空白,也总有一些“低级的事”需要的能力并不高,我们在能力有限时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低级的事”其实也是一种等价交换。
做好核心业务和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并不矛盾。重要的是分清主次、放平心态。帮领导拿快递、买盒饭其实不见得辱没了你,不过,如果你认为帮领导拿快递、买盒饭就是份内的主要工作,指望这一定有回报,那出息也仅止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