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是鬼谷子的徒弟,出师时还很年轻,他离家来到秦国,向秦惠王上书十次,主张“连横”以威天下,但他“连横”的主张没有被采纳。身上的黑貂皮裘穿破了,携带的盘缠用完了,生活费用没有了,他只得离开秦国回家。
此时的苏秦穿着草鞋裹着绑腿,背着书籍挑着行李,疲惫又狼狈,回到家里流露出惭愧的样子。他的妻子当时正在织布,见他回来却不下织机来迎他,他的嫂嫂也不给他做饭,父母也都不和他说话,但苏秦没有抱怨他们,他叹着气说:“妻子不认我做丈夫,嫂嫂不认我做叔子,父母不认我做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
这种情况也使苏秦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说道:“哪有游说主人不能得到他的金玉锦绣、获取卿相尊位的呢?”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有不少不足之处,就对自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觉得自己对天下形势的了解还不够透彻,说理不能服人,文章也不能打动人,对一些谋略的运用也不能得心应手。于是他便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加强性训练。
他还翻出家里几十箱的书籍伏案诵读,选择重要的熟记,结合当时形势,反覆研究它的意义。当读书疲倦想睡的时候,就拿个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到脚上。这就是成语“悬梁刺股”中之“刺股”的由来。
过了一年,苏秦揣摩透了天下形势和谋略运用的方法,便说:“这回真正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苏秦来到燕国,以过人的才华,对天下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合纵”之策,得到燕国国君的信任,后又到齐国,为齐王所倚重,之后又来到赵国,在邯郸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王,两人相谈甚欢,甚至拍起手掌来。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相印,还有兵车百辆,锦绣千捆,白璧百双,黄金20万两,让他去约集六国合纵,拆散连横,以抑制强暴的秦国。
苏秦做了赵国的相国之后,秦国通过函谷关与诸国联系的交通就断绝了。这个时候,包括战国七雄在内的国家的国策与外交统统都要由苏秦的计策来决定。苏秦不费一兵一卒,一钱一粮,就让六国的诸侯互相亲善得比兄弟还好,而实力最强的秦国则战战兢兢,15年中不敢向函谷关以东用兵。
苏秦的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唯有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得以进步并做出成就。
自知是自胜的基础。不能自知,就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优势在哪里,就不能补弱用强,那么自胜就无从谈起。我们做工作,首先也要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性格和各方面的素质情况,了解自己在工作上有哪些方面不太擅长,与上司、同事、下属的相处是不是良好,工作上的配合是不是默契,与行业或职业内的资深人士相比差距在哪里等等。这样,我们才会明白做到职业化还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应该向别人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