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就在他进门前三分钟,米总接了一个电话,说是米总的父亲从云南过来看他了,他必须立即启程去机场接机。
何明敲门进去的时候,米总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了。米总给何明打了电话,但那个时候何明已经快到了。米总想简单看一下也不会耽误太长时间,就重新坐回到办公椅上,看起了新样品。突然他发现了一些新的设计,这些新设计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释清楚的,他一着急,不自觉地抖起了腿。
本来何明是坐在办公桌一边的,这时候他要站起来给米总讲解一下,突然,他从办公桌的侧面看到了米总的腿部动作。他当即就明白了米总现在一定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他又看了一眼放在办公桌上那个收拾好的小皮包,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于是他放下手里的资料,说:“米总,您是不是有什么急事要办啊,我是不是耽误您时间了?我们的事情改天谈也可以,您先忙您的。”
米总如实说了自己的事情。何明赶忙道歉。米总随即就站了起来,说:“那我们就改天约个时间再谈。今天让你白跑一趟了。” 尽管腿和脚距离人的大脑比较远,但很多时候反应的确是最真实的心理状态。如果你能够捕获他人腿部的动作,就能发现客户潜藏的其他信息。
由表及里
和身体语言的所有其他信号一样,腿和脚也有着自己的习惯动作和特殊语言。而且根据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的研究,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也就是说,人的腿和脚做出的动作,更能真实地反应一个人内心的态度。通常人们在交流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脸,因此很多人都会有意识地控制和掩饰自己的内心情绪,不让它从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来,但很多时候会忽略对腿和脚的控制,于是腿和脚就没有学会撒谎的本事。
在腿和脚语中,最能表示出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代表性动作就是抖腿。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身体的某个部分完全不使用的话,就会影响该部分的血液循环,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腿和脚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水肿,因此在自觉不舒服的情况下,人就会在无意识中让没有使用的部分动起来。在心理学方面,其实也有类似的意思。当心理长期处于某种状态下时,比如紧张、焦虑,人就会对这种状态产生不适感,从而作出某种反应。当人坐着的时候,就会用身体语言来传达这种反应。
比如说,当一个人心理焦躁不安或对某件事情不满时,就会频繁抖腿。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频繁抖腿,就说明他精神紧张或焦躁不安,心理上的刺激促使他作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反应。
“腿和脚语”除了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外,还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比如说,一个看上去很粗犷的男人,如果走起路来却小心翼翼,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人外粗内细,实际上很精明;而那种走起路来大步流星的人,一般比较开朗、直率;走路稳重的人,一般老成持重。 即学即用
很多人在谈话中,都不愿意把内心的焦躁不安明显地表露在脸上,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大幅度动作上,往往会通过离自己大脑最远的部位来表达,比如轻轻地摇动腿部或抖动脚部等动作。因此,可以说盘起来、架起来、伸直、并拢、抖动等各式各样的腿和脚的动作,都能体现出动作发出者的个性或当时的心情。
其实不论坐着还是站着,腿和脚常常会呈现出三种最基本的姿势:一是两腿分开,通常表示的意思是稳定、自信,有接受对方的倾向;二是两腿并拢,这种姿势有时候看上去过于正经、严肃和拘谨,比如立正、正襟危坐,虽然看上去郑重其事,但同时也把自己紧张、压抑、不舒服的感觉传递给了对方;三是两腿交叉,这是一种防御性姿势,往往会给人以害羞、忸怩、胆怯或者随便、散漫、不热情、不融洽等印象。
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高涨,身体会不自觉地做出背离重力方向的动作,比如说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或者脚跟着地、脚尖抬起,都是情绪积极的表现;相反,如果人的情绪不高,甚至兴趣全无,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横向移动,或者干脆选择离开。
心理学家认为,脚部转动的方向,尤其是脚尖的方向,是表明对方是否想要离开的最好信号。在与客户交谈时,如果发现客户的脚已经不再对着自己,而是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动,或者是指着门的方向,这往往意味着他想要离开了,你就应该识趣地意识到这其中可能出了什么问题,不要再继续“麻烦”他了。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通过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被过多地侵入内心世界时,最初的拒绝方式是频繁地踢脚尖。如果你发现你的客户开始踢脚尖了,你就应该清楚,对方已经开始心不在焉,甚至是开始抗拒和拒绝了,这时候你最好转换话题。
如果客户不断地甩腿或者用脚尖点地板,这是在向你发出警告:不要再过来了,否则别怪我不客气。那么,你就应该保持这个距离不动,不要继续侵犯他的“领地”,与其步步紧逼,不如给客户一个安全范围圈。
如果你发现客户一只脚的脚踝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就应该明白此时客户正在抱着不服输或者争胜的态度,说明你的推销或者解说,还没有打动他或者他还没有完全理解。因为这是一种能够体现一个人自信和地位的姿势,同时也能显得放松,尤其是男性客户,更喜欢摆出这样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