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消息,天猫双11再度震撼业界,关于独立B2C存亡的讨论也愈演愈烈。百分点COO张韶峰指出,双11刚过,大量数据还在不断涌现,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尚不便做盖棺定论,只有在监测双11之后一段时间的全网状态,才可下判断。
张韶峰依照目前百分点所掌握的情况,分享了以下三个观点:
首先,从百分点推荐引擎和分析引擎监测到的数据来看,双11当天,淘外电商平台的流量和销量同比11月10日平均提升了一倍。
天猫借双11巩固自身战略地位,对其他B2C平台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平台均选择在双11发动价格战,显然是为了有意去淡化天猫的属性,而试图让双11演变成属于电商的节日。
从事后各平台公开数据来看,当当双11当日成交额为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倍;苏宁易购订单量超过前两天,三天累计295.6万单;库巴网完成了2.4亿突破,总订单量接近26万单……平台商表现虽不够抢眼,但战略意义已经达到。
其次,虽然天猫双11中大卖家受益最多,但未能参与的中小卖家同样有很多办法可以分享双11的果实。
“当大盘提升,总会有一部分增量流到了中小卖家。”张韶峰指出,没上活动的卖家用banner、关键词等其他方式“借光”双11,摆脱自然流量限制,吸引眼球。
但从长远分析,天猫仍会保持对一二线品牌的重视程度,随着对品牌商的要求提升,逐步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中小卖家。双11大促设立准入标杆,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近似的作用。
再有,天猫双11的结果确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显然借助了天时地利人和。今年的11月11日是周日,而当天全国范围内多数区域天气均不适宜外出,且大幅降温,为消费者网上购物提供了先决条件。
“之前和天猫的人接触,他们自认为120亿差不多是极限,冲击100亿或许都会有难度。”张韶峰认为,天猫双11的爆发远远超过了线下零售市场的势能。为此,传统行业不得不重视电商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