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5种表现说明你“职业倦怠”会有以下具体表现:
1.体能耗竭。“累”是最突出的感受,感觉自己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榨干,生活也在自己的衰弱面前逐渐失去了掌控。
2.情感耗竭。感觉当初的热情与活力不再,自己变得刻薄而没有耐心,受伤与脆弱或任何难以承受的感觉最终都变成潜抑的愤怒。
3.人际关系淡漠。连倾诉的欲望都没有了,于是在对别人日渐冷漠的同时也一点点“被冷漠”着。
4.生活乐趣缺乏。拒绝给自己减负,任何刺激都让已经疲于应付的他们难以承受。
5.工作倦怠。无法由衷地付出,而更多是依照责任和承诺行事,与之相随的是无论对工作还是对自己越来越低的满足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错了职业,但又缺乏改变的勇气。
三类人最容易产生怠倦
研究发现,有三类人最容易产生职业怠倦。
第一类是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外控性格的人。他们努力成为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的人,让职业和生活同样光鲜灿烂,就像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最终成为自身成就的牺牲品。
第二类是职业受挫的人。拼死拼活做得最多,升迁的却是别人;干了多年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不公平、让人窒息的制度还是怀才不遇、理念不合都可能成为职业倦怠的直接诱因。
第三类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新人往往想做得更好,但常常事与愿违,当年轻的理想与冲劲遭到残酷现实结结实实的闷棍后,付出的代价是压抑自己。
“撑过5年苦工期”
出现职业怠倦首先是因为心理枯竭,对人生和生活都倦怠了,所以表现出来对这个工作倦怠了,除了这个工作之外,生活中也没有朝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管你是什么职业和学历水平,刚开始工作的前5年一定是苦工,苦工阶段意味着从专业上你无法从事你的专长和潜能,是被别人支配的。
另一方面,你在人际关系上是被别人管理的,没有时间自由、没有工作分配的自由,会感到很被动,所以会感到工作本身很低级、乏味、琐碎。然而,前5年是苦工,5年之后就可能进入到技工,在专业领域有可能会独当一面,能够发挥你的经验和特长,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可能还是被别人管理的。但是在10年、15年之后可能就会快乐工作,这时可能会独当一面,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始到了收获的时候。
内心要有明确的目标
缓解怠倦最根本方法是要有内心目标。明白你为什么工作?你为什么生活?如果一个人的目标只为自己,那么他的生活就毫无意义。因此,当个人需要的满足已经不能推动我们追求更多时,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一个“说法”。问问自己打算赋予工作什么样的意义?要给生活赋予什么?通过发现与创造,通过赋予工作意义就是在给工作增加价值。
另外,当你追求的目标有差距时,我们要把差距转变为动力,把你那个差距变成下一个目标,把大目标化作小目标,不可能一口吃胖子。所以经常要对自己有一个评估。
学会劳逸结合
此外,还要坚持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五次,每次半个小时以上,每周至少半天户外运动,每季度或者是至少每半年要有一周的省外旅游。
企业给予员工不同的管理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如对喜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