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进员工聊天可不能缓解自己对逝去热情的忧虑,说不定还会加重它。不如就着这个机会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热情,想想过去的热情怎么燃烧的,现在的热情是不是还在,未来的热情要怎么继续下去?
1、激发“新的”热情
“新的”热情有时来自工作的上下游,有时干脆来自另一个领域,或者是一系列生活的调整,以及一次小小的晋升。
比如一位做IT工程师的公司人,除了本职工作外她对IT类的股票很感兴趣。虽然股票的涨跌和她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其实也帮助她长期保持对这个行业的深度了解。
李剑雄在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做市场工作。他有一套不断完善生活的模式—读书和写作,与人为友,旅行,培养并找到兴趣。在他看来,拥有这样一套系统才是保证工作热情的基础。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别完善的提升计划,那么从单纯从事业务到参与一些团队管理工作,也可以让人保持热情。
点评:
焕新工作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一步可以给自己找一个标杆(Bench Mark),例如在现有的工作环境里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实时了解的资深员工,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第二步在现在的岗位中寻找新内容。这不是来自于脑子里的空想,而在与别人的沟通和交流中出现。例如同样是做人力资源秘书,要做些整理档案的琐碎事情,但是为什么他的工作效率就是比自己高呢?在这样的思考和沟通之后往往可以找到改善自己工作状态的机会。
第三步相应寻找新的工作责任,例如争取一些参与本地部门的项目,或者部分分担带领本地项目的机会,或者寻找与全球其他员工合作的机会等。
第四步是争取项目交流,这个在大公司里可能更多一点,就是在公司内部申请到其它项目组、其它分公司交流的机会。
另外,放宽视野、调整心态。前者可以从培养大局观开始,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公司里做的事情究竟对“大画面”有什么影响,的确很容易丧失对个人价值的定义。要改变这个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与上司和同事沟通,找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就能更好保持热情。而后者是一个时时刻刻需要做好的工作。我们往往看到员工在进入职场之后的三四年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多挑战,于是工作节奏慢下来。但一个人从进入职场到退休,期间有30年的时间,真正的挑战就开始于三四年的这个平台期。在熟悉了手头工作的这个阶段不如尝试在相同的工作内容里找到新的处理方式,或者给自己找到流程改进的机会。
2、为热情的挥发列一张时间表
热情减退除了是自然过程,还可能因为没有在对应的时候得到自己所希冀的结果,所以忽然有一天燃料用完就冷却下来。这种时候可以想想“细水长流”这个词。
钱熙在经纪公司工作,对自己的热情早就有长远规划。她说自己甚至在见习考核期都没有铆上100%的劲。这话可能在老板听来不是那么悦耳,不过是实话。
她分配精力的原则:用一天精力的50%来工作,30%用来想怎么让生活更加有趣,以便保证第二天还是有50%的精力工作。“我觉得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期待,看看自己的前辈都是用多少年在这个领域一级一级上台阶的,然后看看自己的能力和起点在哪里,不要指望一下子超越别人,不要指望中头彩。”
点评:
一个现实的工作预期是很重要的。初入职场的公司人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个计划。这个计划除了培养自己的习惯和职业道德,还包括培养与人相处的技能,以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在兴趣点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个更为现实的工作预期就是说可以不用在一开始就指望自己完成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是先做一些自己有把握成功的事情,再一步一步慢慢打开自信区,这样的模式比较利于保持最初的工作热情,甚至带来热情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