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增长真是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停滞不前,所有的企业动作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提供增长的动力,或者对抗增长的阻力。
所以,当刘强东任命徐雷为京东商城轮值CEO时,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恢复增长”。当我听到这件事时,便产生了以下问题——对于京东来说,最核心的增长究竟是什么?
是GMV吗?亦或是活跃用户规模?这两个概念是电商企业最爱提的,我的第一反应正是这些。但另外一个故事又出现了。据说,现在京东商城已经给各个部门标签打上颜色:盈利部门的标签是绿色,不盈不亏的部门是**,亏损的部门则是红色。
这个故事令问题的答案从规模偏移到了利润,窃以为,恐怕这才是商业最本质的东西。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好谈论的呢?就连百度百科里都写了,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但不过几年前,当GDP高速增长,社会资本充裕发达,大小风口各领风骚时,真的有很多企业一门心思地想把规模做大,都忘记去*钱了。就在近期还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个是中弘股份的老板王永红从海外归来,主动投案,一个是张昭终于离开了乐视影业。中弘股份和乐视系都是属于那种被规模一叶障目的企业。
作为中小规模开发商,中弘股份曾经四处举债,到处圈地,搞文旅城项目。行业里的人都知道,文旅城资产重,回收周期长,一般的企业根本难以支撑,就连万达都将它们打包卖掉了,可偏偏王永红觉得自己玩得转。乐视的故事就更典型了,贾跃亭在几年时间里,马不停蹄的上马新项目,还提出了个令人目眩的概念——生态化反,最终概念都是虚的,只有债务是实打实的。
如果当初王永红能一个个项目滚动开发,贾跃亭也安心做扎实乐视网和乐视电视,那么他们今天很有可能仍然活跃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当然,从人性的角度上来看,他们的选择也非难以理解,就像徐雷说的,当企业在快速成长中,人的欲望往往会代替逻辑。
因此,当听到有人说企业家需要有冒险精神时,我非常想补充一个观点——企业家也要有克制欲望的能力。
当然,克制欲望其实挺难的,在6月份,当我向一位企业家谈起,他们正在收敛聚焦时,他连忙急急摆手。他觉得所有大的决策都是对的,每个被砍掉的业务都是好的,只是出现了一些微观的偏差。我只好换了一种说法,称他是在调整节奏,这才能让对话继续下去。
所以,有时候客观情况也会帮企业家去克制。今天,经济周期发生了转换,企业实现规模增长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资本也审慎了很多,以至于不少企业不得不将非核心业务“关停并转”。其实这不全然是坏事情,大家不如回归到商业本质上来,少想一些宏大叙事,扎扎实实挣好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