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我以为没事 ”
“我以为他就是这么想的 ”
“我以为他已经做了 ”
往往一有这样的想法,一些不该误的事就发生了。
我们单位有位副理事长,曾经与我们团队的人分享了她在刚入职场时,曾有的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当时,她在某省工商研究所工作。一次,所里要举行一个研讨会,领导把邀请专家、学者的任务交给了她。因为时间很紧,接到任务后,她立即开始联系。因为那时还没有手机,联系起来并不方便,往往找一个人要费很多周折。那两天,她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一切都还顺利,到最后,就剩一位专家没联系上。她想,这么多专家、学者都能来,少一个也没什么影响。
因为有这种心理,她也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第二天,她一早就来到了会场,领导一早也来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领导见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专家快到了吧?我要安排他第一个发言。”
她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心想怎么这么巧,领导偏偏问的是我没联系到的专家呢?于是连忙解释说:“我没有联系上他,我以为请了那么多专家,少了他一个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就没有向您汇报 ”
领导一听马上变了脸色,毫不留情地将她训斥了一通:“你以为你以为,你知不知道,这位专家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没有他的出席,研讨会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你要是早点告诉我,我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现在,你说怎么办?”
她低着头,脸上一阵发烧,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多说几遍: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可事已至此,有什么用呢。
这次研讨会请了不少媒体参加,虽然按照原计划举行了,可是效果却大打折扣。事后领导为这件事又狠狠批评了她一顿,还被当成反面教材经常在研究所里提起。
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领导生气地责骂她“你以为你以为 ”那一幕,却至今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中。
其实,不仅是她,很多刚入职场甚至工作了很多年的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不是依据客观事实做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作判断,结果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要想不误事,千万不要“想当然”,这正是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免“想当然”呢?
第一,少一点先入为主。
也就是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之前,不要轻易以自己的感受、标准来对事情下结论,作判断。
凭她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以为少请一个专家没事。但问题是,事前,她既没了解过这位专家的背景,同时也没问过领导请这位专家的用意何在,凭什么就作出这个专家不重要、来不来都无所谓的判断?
这种模糊的先入为主,往往就是导致工作不到位的原因所在。
因此,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我这么想不等于领导也这么想,我这么认为不等于别人也这么认为。只有在经过核实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和判断。
第二,拿不准的事一定要找有关方面确认。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这个专家是不是重要、他的参加与否对研讨会有没有影响,这些其实她都是没底、拿不准的,那么在这个时候,确认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工作中,为什么很多人在“拿不准”的时候却不愿意问呢?原因无非是三种,一是怕问了会让领导觉得自己工作能力不强,宁可自己闷头想;二是怕别人不告诉自己,觉得问了丢面子;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即使不问也不会出什么事。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在工作中,别一味地劳动自己的大脑,也多劳动一下自己的嘴,遇到拿不准的事一定要问,一定要确认。
第三,多作调查研究。
这点不仅在一般的工作中需要,在面临做有关决策和决定时尤其重要。
在这方面,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英明决策,要刘伯承、邓小平带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插到蒋介石的心腹部位去。他们坚决执行,但在要过淮河时,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打算徒步涉过淮河,突然遇到上游涨水。看来只能以10来只小渡船把大家渡过去了。而此时,国民党的部队正加紧向解放军追来。
刘伯承再次问正在河边指挥的某旅领导:
“到处都一样,都不能徒涉吗?”
该旅领导说:
“水很深,根本不能徒涉。淮河忽涨忽落,现在涨得很深。河边老百姓说,从来没人敢在这样的季节涉水。”
刘伯承又进一步细心周密地提出一系列问题:
“你们是不是亲自侦察过?试过徒涉?亲自找向导查了没有?找过几个老乡?他们怎么说的?能架桥吗?”
旅的领导虽一一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但他还是不放弃,亲自拄着一根竹竿,带着两个手提马灯的警卫员来到了渡口,登上了一只小舢板,顶风破浪向南划去。
这一调查的确产生了效果,很快,还在北岸的部队就接到了刘伯承的命令:
“我亲眼看见上游有人牵马过河,证明完全可以徒涉,不要架桥了,部队立即徒涉过河!”
于是,成千上万的人马,浩浩荡荡地从淮河上徒涉过去了。刘邓大军从此进入大别山区。国民党的部队追赶不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车轮,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到蒋介石统治区去了。
刘伯承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当我们进行某些工作尤其是重要性的决策工作时,调查研究永远是避免失误的关键。而且,这种调查研究,不应该是浮在表面,更不是应付了事。而应该像刘伯承那样,越认真越好,越细致越好,而且很多时候都要亲自作调查,这样才能确保决策正确,工作有效。
第四,有变化要及时汇报。
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在执行一项任务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很多出乎意料的变化。
就像前面说的案例里,本该邀请的专家却联系不到,这就是在计划之外的变化。如果当时能及时汇报,那么领导完全有时间作调整,重新安排别的专家,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影响。
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养成“有变化及时汇报”的良好习惯,这样才不至于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