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今年初,市总工会对沈阳市加工制造业、餐饮服务业、建筑、家政等行业173家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开展调查,5月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些中小企业和农民工中同时存在着“招工难”和“找活难”的现象,这“两难”的症结在哪儿,该如何解决?
现象1 :企业“招工难”
李先生在铁西区经营一家饭店,他经常到鲁园劳动力市场招聘服务员。他告诉记者:“去年招服务员的价格在1500元到1800元,今年普遍要价都在2000元以上,我感觉现在招工越来越难了。”
记者在鲁园劳动力市场调查发现,与李先生境遇相似的企业经营者不在少数。市总工会农工部部长蒋阳介绍:“沈阳市农民工集中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结构性短缺和农民工跳槽频繁的现象。据我们调查,77.3%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一般缺口在5%-30%。从人员构成上看,主要缺‘80后’、‘90后’的青年农民工,技术工人缺口尤为突出。”
据了解,某鞋园有46家企业,由于技术工人来源较少,缺口有时达到50%,一些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
现象2 :农民工“找活难”
蒋阳说:“农民工要求的薪金与用工单位给出的薪金差距比较大,双方很难达成用工意向。66.2%的农民工要求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31.5%要求月工资在3500元以上,而且希望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和待遇都比较好。
目前,沈阳市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农民工的这种期望值显然不太现实。”
记者在鲁园劳动力市场看到,到处是背着大包小裹前来找活的农民工。市场工会副主席张学东说:“每天在市场求职的人都在2000人左右,从春节到现在没找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特别是‘80后’、‘90后’,他们普遍更多地关注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以及薪酬高低。”
建议 :企业应加强人文关怀
农民工乔燕德告诉记者,他很少为找不到活儿发愁。他说,每个人得掂量着自己的能力去找工作。有些工作虽然工资挺高,但你不一定能干得来,他希望农民工能转变观念。
沈阳惠杉塑料编织厂总经理华仙超主动为厂里的农民工上工伤保险,改善生产环境,而且出资建设农民工公寓,让农民工免费居住。他强调:“企业应给工人创造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他们有归宿感。”
蒋阳说:“企业应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引导农民工了解用工市场的形势。准确定位,适时调整就业岗位和工资标准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希望有一技之长,我们将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搭建有效平台,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求职和企业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