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执行者:上级想到的你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你要帮他想到

最好的执行者:上级想到的你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你要帮他想到_兼职服务_网络钟点工

尽管如此,但很多人的想法是:既然是领导,做的决定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照着去做就行了;即使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是领导说的,就算出了差错,也不是我的责任,我何必多事;领导都没有想到,我怎么可能替他想到。

但一个最好的执行者,不仅不需要领导来提醒,而且总会想到领导前面,上级想到的自己当然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也要主动替他想到。

有一次,一位培训界的同行,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因为经常需要出差,有时候一忙、一着急,就容易忘记带一些东西,如名片、资料和相机等等。

为此,他也跟秘书说过记得提醒我一下,免得耽误事情。

秘书老是不记得提醒,后来终于能学会提醒了,但是执行起来,往往又很不到位。

有一天,他在北大高级总裁班讲课,下午讲课完课后就直接去机场,到外地出差。

中午的时候,他接到秘书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

“您下午要出差,别忘了带名片、资料和相机。”

一经提醒,这位老师一想糟了,相机在家中,又忘带相机了。可等讲完课再回去拿相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好就不带了。

这尽管是一件小事情,但也能反应一个员工执行能力。这位老师感慨地说:

“如果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她完全应该熟悉我的日程安排,提前一天提醒我:‘您明天就要出差了,如果现在方便的话,请把需要带的资料、名片和相机放到包里,以免忘记。’

如果有了这样的提醒,我还会忘记带相机吗?”

很多下属都有一个错觉,领导哪会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可别忘了,领导不是神,他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也有需要你提醒的地方。

不要说普通人需要提醒,就算是非常杰出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帮他把关。

担任过周总理秘书的纪东,在他所写的《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1971年,在林彪 “九一三”叛逃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左右,一天上午,总理在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之后,离开办公室去卧室办公。

突然,总理打电话让他过去一下。他以为总理要安排任务,于是像往常一样拿着本子和笔,迅速赶过去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总理并没有交代他办理任何事情,只是很郑重地看着他说:“我要跟你说一件事情。”

然后,总理拿起一个大信封,对他说:“你看,我写错了一个信封。”

他接过信封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呈主席、林副主席批示 周恩来 某年某月”。

林彪叛逃之前,总理给毛主席和作为当时党中央副主席的林彪写报告,通常都是这么写的。但当时林彪已经叛逃,再这样写就是大的错误。

由于连续工作了那么长的时间,在极度疲劳下,写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总理在叮嘱他把信封销毁的同时,还特意提醒他: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你,让你知道,注意以后要帮我把关。”

照一般人的想法,写错了信封,自己把它销毁掉就行了,总理为什么还要特意把秘书叫过来,郑重其事地嘱咐一番呢?因为即使是领导,即使平时考虑得再周全再细致,但难免也有在特殊情况下疏忽的时候,这时候就尤其需要下级能够替自己把关。

这个故事给我们所有执行者都有启示:即使像周总理这样的伟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提醒和把关,更何况是我们的上级呢?这就更需要我们多考虑一点,甚至想到领导的前面。

60
170
0
68

相关资讯

  1. 1、放下身段,提高身价1177
  2. 2、你在面试中最怕的那些事如何解决?4809
  3. 3、太优秀反倒面试不过564
  4. 4、今日起子女不常回家看望或问候老人属违法663
  5. 5、职场中人脉的重要性2310
  6. 6、警惕压力面摧毁自信心_如何巧妙回应压力面2141
  7. 7、四招让HR成为业务部门伙伴3548
  8. 8、安然度过“职场停电”期4841
  9. 9、圣诞老人教你职业规划89
  10. 10、职场工作,教你正确的沟通方式76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