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有了移动终端之后,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知从何时起开始远远超过“8小时”,离开办公室,却依然是“远程在线工人”。
因为移动终端,你的业余生活被工作“入侵”了吗?本报近日联合大湘网发起的网络调查中,77.42%的人认为使用移动设备处理工作实际上延长了工作时长。
为何要选择移动电子产品来处理工作?徐州招聘网络调查中有54.84%的人称是“工作要求,必须随时保持在线待命”,45.16%的人选择了“可以利用外出的时间处理工作”。
业余时间,接到上司邮件或QQ信息安排的工作,你会立即去处理吗?56.99%的人选择了“会很快去完成任务”。
为什么在下班后,总不得不接上司的电话或查收工作邮件?23.44%的人认为是出于“公司工作氛围”,23.66%的人“怕被炒鱿鱼”,而半数以上、52.90%的人选择了“担心不接电话会失去重要信息”。
高科技让工作也蔓延到了不经意之时之处,上班需要按时打卡按指纹,可下班的铃声却似乎永远不会响起。
调查中,22.58%的人认为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缩短了工作时长的同时,77.42%的人认为事实上是延长了工作时长。
业余时间,应该如何切断“工作骚扰”?39.14%的人选择了“有些不一定需要在业余时间做的任务就别答应”,占最多比例。而有19.14%的人能下决心“关手机关QQ”。
生活
A:习惯“全天候在线”,没网络就没安全感
郑小姐是一位记者,为了让自己能够“全天候在线”,随时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她总是随身带着充电宝和无线网卡。
网络带来信息也带来焦虑。她最焦虑的时刻之一就是,在微博上看到一些跟自己负责口线相关的内容和线索。“就会很‘捉急’,大脑马上开始飞速运转,想着要怎么样赶紧做一个好新闻。”
让郑小姐无奈的是,虽然网络信息让人疲于奔命,但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反而会没有安全感。
去年她在泰国旅游,手机不能上网,她感觉特别不习惯。每到一个有无线网的餐厅或者景点,她就会赶紧抓紧时间上网处理各种工作信息。有一天正在曼谷游览人挤人的大皇宫,忽然接到一个重要的工作电话,她只好撇下同伴,找个地方用手机写稿,“完全不像是个出来休假的人。”
B:享受便捷,老板也更便捷地找到我们
石女士在一家IT公司上班,负责几个企业的官方微博的打理。对于移动电子产品,石女士是又爱又恨。
“有的时候,确实觉得很方便。”石女士说,比如她在开车上下班的路上,发现有美丽的景色,就可以随时用手机拍照,编辑成微博发布。“这些灵感,坐在办公室里不会有的。”她说。
除了将自己从办公室里“解放”出来,石女士认为,使用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更快捷处理工作中的突发问题。“今年五一小长假,有个宁波的客户在企业优惠券的使用上出了点问题,他发微博@了官微,我3分钟之内就帮他解决了问题。”石女士说。
“因为移动电子设备,可以让我们不必一直守在办公桌前,而提早进入休闲时间。”石女士也有烦心的时候。比如正和爱人共进烛光晚餐,却收到领导的邮件,说客户要求马上提交上一周的数据分析,“确实很扫兴”。
石女士说,移动电子产品让一切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这种方便快捷是两面性的——我们享受了随时快捷处理工作的便利,同时老板也可以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我们。
[他们的反抗]
美国警察利用法律争取加班费
“一些人已经厌倦长时间‘接入’互联世界”,美国犹太人文化研究智囊团“重启”的发言人塔尼亚·斯科维斯说。她建议将每年的3月1日设为“无接入日”,倡议用户们关机24小时,以获得充裕的个人时间。斯科维斯表示,旧金山至少有1万人通过类似“脱机酒会”的聚会活动来戒掉“移动设备瘾”。
在美国,根据《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公司在员工设定每周的最长工作时间上必须有标准,如每周不超过40小时。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要给员工支付加班费。
2010年,芝加哥的警察杰弗里·艾伦起诉了他所在的城市,称他在业余时间通过黑莓手机答应并完成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加班费。今年4月,芝加哥的一家法院通过这个诉讼,并将其转化为集体诉讼,因为艾伦的其他同事也要求拿到这项加班费。
“他们是按时计酬。指示他们在业余时间去工作,理应支付这部分酬劳。”艾伦的律师说,或者,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允许警察们在业余时间可以关闭移动设备、不再接受工作。
压力多米诺骨牌效应
“科技进步使得工作蔓延到生活中,人们需要工作更多小时、更多天——令人惊讶的是,这是人们自愿的行为和选择。职场竞争堪比丛林法则,一个员工在收到老板工作邮件后的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指示并回复,其他员工会感到不安、压力山大,因此也不得不完成业余安排的工作——这属于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员
关掉信息流的权利
“每个员工都应该学会如何健康地处理超负荷的数码信息。你有责任关掉一些信息流——你有这样的权利。这并不难,只要你能划清楚界线。” ——社会学家玛莎·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