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汤是一位自媒体人,一直是一些大号的签约作家,她的文风和措辞以及经文章传递的思想一直受到很多受众的喜爱。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小汤收到各个大号编辑们的赞赏和鼓励,例如,“文章很不错,要持续输出啊”,“争取一周出多出几篇啊”。
可是,长时间熬夜写稿让小汤的状态变得很差,前段时间她和我苦诉说,“我现在为了按时提交稿子,基本上每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点。”的确,上次见她的时候,脸色蜡黄,眼神恍惚,仿佛一下老了十岁。于是,我不止一次劝她,年轻固然精力充沛,但是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昨天,小汤打来了电话说她从前为了赶稿太拼命了,不懂得经营生活,现在她决定“认怂”了,暂时给自己放一个假,决定背上行囊旅行一趟,捋清思路,争取出更多精品文章。
我打趣说,“知道认怂了?”的确,合理的“认怂”就是在给自己设置一条缓冲带,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奋进。
职场中的你认过“怂”吗?其实,合理的认怂并不丢人,只是在给长时间紧绷的神经解压。如果职场人遇到一个用尽洪荒之力都无法胜任的任务,不妨选择适当的“认怂”。因为冲动的执行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同学小丁在一家初创公司上班,前段时间,她们公司进行裁员,小丁由于日常表现出色“逃过此劫”,但是虽然她幸运的留下来了,却没能逃脱减薪的风潮。小丁是一个要强的女孩子,自从被减薪后,便加倍努力工作。前几天公司签下一个大项目,小丁当时心里很没底,因为之前没有接过这么大单子,但是为了得到领导肯定和信任,她心想不能怂,于是咬咬牙接下了。
自从接下项目后,她便成天熬夜加班赶进度,但是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项目,所以,小丁常常被搞得焦头烂额,最后病倒住院。由她接手的项目被迫放缓了进度,这让领导很不高兴。
工作中,有时候在适当的情况下“认怂”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可以认真理性的分析个人的实力所在。所以,面对超出个人预估的任务时,与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如给自己一个缓冲带,从而理性客观的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