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电影《建军大业》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不是就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感觉上是不是很遥远,好像和现在的自己没什么关系?
但是不少看过电影的观众却反映虽然电影讲述的是一段历史,却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我们老把马云啊马化腾甚至是乔布斯啊比尔盖茨啊这种当作精神领袖、创业偶像,但是说实在的,90年前的这段“建军”历史才是一次最牛的“创业”啊。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人为核心的建军过程,简直相当于一部创业成功指南,仔细研读其中的细节,你会发现很多创业的步骤、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仰
没有理论基础的创业都是空中楼阁!
创业的基础就是一个信念,就像乔布斯说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今天很多创业的年轻人也是以此为梦想的。但是90年前“建军大业”才是一次真正的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历史的创业,其成功的核心原因是那一群创业者拥有坚定的信仰。
所谓坚定所谓信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都不过是换一个工作,最多是换一个城市就算是对个人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了。
但在90年前,坚定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摇摆是很容易的,比如当时在党内地位远甩毛泽东好几条街的陈独秀,就是典型的信仰不够坚定。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一方面寄望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另一方面又不敢放弃国共之间早已名存实亡的所谓合作关系,优柔寡断,甚至严重右倾,连李大钊被国民党杀害都不足以警醒他。
无独有偶,张国焘在“南昌起义”前夕,居然还要进行粗暴干涉,盲目听从外来指导,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左摇右摆,差点耽误最好的时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终没能成为这次“伟大创业”的主要领导者的关键因素。
而周恩来在南昌起义前夕顶住来自中央的压力坚持起义,毛泽东会议上被陈独秀赶出去也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朱德更是为了入党追到了德国去,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信仰是不可能将这条艰难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的。
第二要选准受众
毛泽东就是背靠四万万农民成功的
你的受众是一二线城市的白领,还是三四线城市的90后,受众不同决定创业选择的一切方式都不同。
在毛泽东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农民兄弟会是中国革命胜利与否的关键。中国革命之前一直照搬苏联老大哥的经验,相信工人阶级是革命主体,相信城市是夺取胜利的关键,结果就是屡屡失败。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中国根本没有多少工人阶级,只有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了更广大的力量存在于农村当中。
在革命危难存亡之际,毛泽东带领队伍去到井冈山,选择“去做山大王”,既是保存革命的种子,又能更好地在农村中壮大队伍。“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策略是革命最终获得胜利的关键。
第三团队是最重要的
要像打王者荣耀一样选择和你一起创业的队友
应该说,没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位核心团队成员,建军的创业历史无疑会被改写。
周恩来与毛泽东可以说是因为信仰一致而走到了一起,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周恩来和来自农村的毛泽东可以说人生经历相差甚远,海归派周恩来身边集结着一大堆可以说是“精英人才”,当时他的地位可以说也是远高于毛泽东,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只有“毛泽东最了解当今的中国”,可以改变当时的中国,所以这次组团过程中他坚定地选择了和毛泽东站在一起,而没有选择一直看不清形势的共产国际领导层陈独秀等。此后多次路线斗争中他也是一直选择站在毛泽东这边,坚定地相信毛主席。
情商巨高的周恩来可以说在组织团队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毛泽东是能对局势做关键判断的人,朱德是在队伍最危急脆弱迷茫的时候给大家一支强心针的领导,而周恩来,是能把所有这些人集结到一块的那个人。如果你的团队里有一个像周恩来那样的灵魂人物,那么恭喜你了亲!成功有望了!记得要多分股票给他……
第四分工必须明确
各取所长指哪打哪
成功的创业团队,根据各人不同的特长,明确分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先说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是因为他对农民运动的了解和长沙周边地区的熟悉;而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则是因为他团结到叶挺、贺龙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从城市开始起义。兵分两处,同时举义就是一种分工。
具体到“南昌起义”中,叶挺、贺龙率领的11军、20军是主力部队,就负责最重要的攻坚战;朱德当时麾下少兵无将,就负责牵制敌军;周恩来居中指挥,大家各司其职。
其中贺龙负责攻下德胜门,叶挺负责攻下藩台衙门,贺龙久攻不下损失惨重,叶挺完成任务以后前来助攻,而且是钢炮助阵,这简直就是神一样的队友啊。要是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有人帮你这么一下子,你是不是就想以身相许了!?
特别要说一下朱德,在“南昌起义”过程中,由于朱德当时只有军官教育团500人兵力,难堪大用,所以基本上他主要负责的都是打杂工作。比如在起义前夜安排酒席,拖住两个团的主要将领,以及在起义后撤离南昌时,负责打前锋,与拦路的滇军将领攀关系借道。
直到著名的“三河坝战役”,朱德才短暂获得了三天指挥权,但也正是这三天里,他以三千子弟兵,力抗钱大钧三万凶悍追兵,成功完成了断后任务,不仅打出了军威士气,也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使得他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没有这点革命的火种,没有朱毛的井冈山会师,就没有后来的一切。
第五是不惧失败
很多人在一次一次失败中就消失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但能顶住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人却是很少的。在《建军大业》中,毛泽东有这样一段台词,“中国共产党是从一次又一次失败中走出来的”。这提醒了我们从来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会经历很多的失败。假如没有坚定的信仰,同心同德的伙伴,在面对失败时,很可能就导致创业团队的分崩离析,整个创业完全失败。
革命的过程同样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同时也引来了蒋介石多方围堵,在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选择了逃跑。比如之后的抗日名将蔡廷锴就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南昌。
创业最怕的就是军心涣散,在这时,如何稳定军心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大难题,必须迅速找到新的目标和方向。
当时根据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南下广东,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这里又必须提到朱德和他成名的“三河坝战役”了。叶挺、贺龙率领的主力部队在他的掩护之下,南下作战却遭遇几乎全军覆灭,所剩不多的战士大多迷茫畏惧,想散去的人不在少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朱德站出来,高喊:“不要散,我们有人有枪,我们一定有办法!”正是这一番演说,打动了当时跟随他撤离的八百壮士,也为之后毛、朱井冈山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看一次《建军大业》居然能学到这么多跟创业有关的知识,真是赚到!想要创业的你可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