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史学家方国瑜小时候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
但一晃六七年,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严沧浪“诗有别材,非先学也;诗有别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赠之,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
方国瑜铭记导师深知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开始小有成就,后来著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著五种》两本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致力于祖国史学研究。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事业。人无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很突出,在有的方面甚至缺陷十分明显。不同的人,生理素质、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千差万别。
有的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擅巧计,能于谋略;有的富形相,善于表演。只要比较准确或大致对应地找到自己的目标或方向,你就或早或晚、或近或远会有突出的表现。
著名史学家姜亮夫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20年代,姜亮夫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他极想成为“诗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时所写的4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去请教梁启超先生。
不料梁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囿于“理性”而无才华,不适宜于文艺创作。姜亮夫回到寝室用一根火柴将“小集子”化成灰烬。诗人之梦醒了,从此他埋头攻读中国历史、语言、楚辞学、民俗学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的人在未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专长时,往往做事不得要领,学无成就,做无成果,总是感觉自己很卑微。这可能是因环境条件或形势逼使而不能显示自己的才能,如同黑夜行路,坎坷不平。
客观地认识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走一条自己的路,这对于你未来的发展,你的成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你在一个你不擅长的方面辛苦拼搏,成效可能不会很大,甚至无功而返。
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认识过程不仅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自我动态调节,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