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的类型主要有:
1.一般问候型寒暄
这种寒暄在用语上较为随意,所谈论的内容既可包括饮食起居,天气冷暖,也可包括普通的问候,它并不表明问话者的真实意图,只是起营造气氛的作用。这种寒暄具有随意、简短的特点。
2.攀认求同型寒暄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双方能够在诸如出生地、职业活动、日常爱好、生活遭遇等方面寻找到共同点,那么彼此认同达成共识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能够很快地打破呆板、僵滞局面,使交往向着更加密切融洽的方向发展。这种寒暄就是要寻找这个共同点,如双方在交往伊始从语言中、从语音中寻觅到共同的“乡音”,马上便进入“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阶段,从而为进一步的交往打下良好基础;又如双方从共同的职业中寻觅出许多共同感兴趣或者都能够发表见解的话题,也会起到很好的营造气氛的作用。
3.仰慕敬重型寒暄
这种寒暄的主要内容就是由于仰慕对方的人品、学识、社会地位而在用语上表现出的谦恭性的客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寒暄语可划归为这一类型:“××先生,您的大作已经拜读了,真是受益匪浅”;“××先生,久闻大名,今日见面不胜荣幸”;“××先生,您的风采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这种类型的寒暄显得更加客套、礼貌、正规。或许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寒暄的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它所发挥的情感导入功能,营造气氛功能,导引交谈主题功能都只是人际交往的前奏或铺垫,但是人们并没有什么充足的理由来忽视它,或许也正是由于它是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起点才显示出它的独特性或重要性。
客观而论,寒暄并不是公共关系领域中的独特课题,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历史遗传性。但是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寒暄却具有独特的要求,这些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掌握分寸,适宜合度
这里所提出的掌握分寸、适宜合度既有量的方面的要求,同时还有质的方面的要求。所谓量的方面的要求是指寒暄语的使用不宜过度,能三言两语,决不长话一串,能够精练,决不拖沓,虽然可以随意,但切忌漫无边际,以免令人扫兴或产生不好印象,妨碍交往的深入进行。所谓质的要求是指寒暄过程中不能言不由衷,更不能一味吹捧夸大,特别是对仰慕敬重型寒暄的运用尤其要注意,以免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使对方感到受到讥讽或挖苦。
2.注重场合,谨慎用语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要注意“语境”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指语言使用的空间和时间。在庄重的场合,寒暄也应该与环境保持一致,要热情但不失庄重;而在轻松场合下,寒暄则要本着轻松但又不流入庸俗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由于寒暄不当而产生尴尬的情形,这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要尽量避免。
3.考虑对象,选择措辞
交往对象不同,寒暄的选择也应有差别。在这一点上要具体考虑这样几种因素:
(1)年龄的差异
一般来说如果交往双方在年龄上有明显差别,那么在寒暄的过程中,年轻者要表示敬重,而年老者则要表现出热情谦虚。
(2)亲疏的界限
交往双方如果是已经非常熟悉的人,那么不妨在寒暄时更加随意轻松一些为好;反之若初次见面就应该显得庄重一些。
(3)性别的不同
男性与女性之间交往时,寒暄应该特别注意,不适合于女性的语言一定要避免使用。如人们过去见面,常喜欢用“你又长胖了”的话作为恭维或寒暄,但这用在女性身上是不合适的。另外,同女性寒暄时虽然不一定要故作严肃,但是谈论轻松的话题、幽默的话题要注意格调高雅,掌握分寸。
(4)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语言具有民族性,这不仅表现在语音、语调上,还体现在语言使用的习惯和表达的文化内涵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寒暄这一语言环节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国人在寒暄时喜欢以关切的语调询问对方的饮食起居、生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情况,等等,但在西方国家中这些内容却是彼此交谈的禁区。同样,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不适合运用的寒暄则可能在其他一些文化环境中得到认可或普遍使用,如西方的小姐在听到别人用“你看上去真迷人”,“你真是太美了”之类的语言寒暄时,她们往往会很兴奋,并且很有礼貌地作答。但在中国的年轻姑娘面前使用这样的寒暄语则往往得不到好的反馈。
礼仪精髓:
寒暄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会话形式,它是指人们见面时用一些应酬话或见面语,向别人问好,表示自己的慰问及友好态度。在人际交往当中,恰当地掌握或运用寒暄能够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拉开序幕,并继续谱写出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