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消息,新广告法中增加了大量对药品、医疗期限、保健食品等广告的明确规定,并首次宣布互联网广告适用本法。然而,一些医药电商和药企还没有“改”完广告词和包装,就被一批“职业打假人”盯上了。据部分医药电商人士反馈,这两天陆续接到以打假之名勒索钱财的行为。
图注:打假第一人 王海
“新广告法对我们的影响不是最大,但是,突然冒出来一批职业打假人士专门针对厂家之前的广告词,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包装来找缝隙、找商机,这给厂家们带来很大问题。” 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透露。
据悉,不仅仅是医药品类,在新广告法公布后,遇到“打假人”的企业还包括化妆品、烟草、酒类、食品等公司,以及电商平台。
经过咨询杭州同一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尚竞,网了解到,所谓“职业打假人”并不是在打假,其不向工商部门举报,亦不是提醒违反广告法的企业修改广告内容,而是抓住所谓的企业的“把柄”,进行纯粹的勒索。
例如,有“打假人”通知企业违反广告法后,表示如果企业不向自己交钱,就进行举报。
据网了解,由于新广告法在明确各种违法广告行为的同时,亦明确、加大了违法惩罚力度——例如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即违反了第九条法规,将被罚款20万到100万元——因此,不少企业在没弄清具体规则的情况下,出于某种考虑,可能会屈服于“打假人”。
律师尚竞对此提醒道:“这种利用规则限制对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提出不合法要求,本身其实已经是违法行为,如果勒索金额够高即构成犯罪。接到勒索后,企业配合勒索的行为其实相当于纵容犯罪。”
另外,网发现,昨日起网络上开始盛传一套对付“职业打假人”的方案,流程如下:
首先,商家给电商平台写免责函,平台免责后,工商局就会直接找到商家;然后,商家不给工商局提交材料,拖延3个月;收到工商局罚单后,在30日或90日内要求复议;最后进入无线循环的申诉拖延中,变向和“打假人”对着干,让其放弃。
示意图
不过,律师尚竞表示,此流程过于复杂,“新广告法实施后,城管部门对广告的审批会上升一个阶层,因此户外的违法广告会非常少;而对于网络商家来说,首先应当比照新广告法的规定进行自查,如果发现确实无意间触犯了条文,立刻将相关信息删除、下架就可以了,之后只有‘等待’。”
网了解到,当工商等部门“依法处罚商家”时,此行为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首先关注的不是字面上的“合法性”,而是逻辑上的“合理性”,因此相比法文条款会给卖家宽容的余地。
“不建议企业配合举报方,或主动干预此事,因为没有什么更多需要主动去做的事了。”尚竞向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