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定位,迈出关键一步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职业定位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
那么究竟怎样来理解职业定位呢?简单地说,职业定位就是做本色演员,“做回我自己”。我们说做职场中的本色演员是职业成功的秘诀,正如我们说某演员之所以演的好是因为他与角色有着相似的性格特质,是本色演员一样。如果你能够在社会分工的大舞台上确定你所扮演的角色符合本我,你不用戴着面具去迎合工作的需要,你甚至还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并最多地用到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职场中如此得心应手的你,怎么不能相对容易的获得成功呢?
成功心理学的最新研究道出了“自我”对于成功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这一理论认为:在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其天生优势——天赋和性格。尽管勤奋、教育等也很重要,但都不是职业成功的关键。被称为“成功第一定律”的“优势理论”告诉我们首先要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先天优势——天赋和性格,然后再配以必要的后天优势——知识和技能,在能够发挥先天优势的岗位上勤劳工作,并持之以恒,就有望成功,有望建立幸福的人生。中国人常说:一个人放对了地方就是人才,放错了地方就变成蠢才。这是对优势理论的生动阐述。
从优势理论与职业定位的关系上看,优势理论着眼于职业的战略问题,而职业定位正是解决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首先,战略上,你要选择适合你的性格天赋(本我),并能最多地用到你的性格天赋优势的职业,也就是扬“性格天赋”之长,避“性格天赋”之短。其次,选定了适合自己的目标职业后,再看要在这个职业上取得成功,需要努力的弥补自己的哪些短处,这就是一个战术层面的问题。
说到这里,饱读诗书的大学生们可能有些迷惑了,不是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吗?难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都是假的?莫非“行行出状元”是用来安慰人的?还有世人皆知的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又怎么解释呢?我是这样认为的,传统教育之所以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与中华民族视勤劳为其优秀品德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教育只是在勉励他们的子孙要努力、勤奋,从而使这一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至于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则是因为一个历史上的低级错误而篡改了爱迪生的本意。当年爱迪生的话被人为地去掉了后半句,这后半句便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后来,为了消除这一误解,爱迪生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拥有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以引发更高一级的智慧,经过努力,就能够结出硕果。如果没有灵感,再努力也是白搭。”所以,我们要正确解读我们的传统教育,停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考证并指望能以此脱胎换骨的盲目行为,因为如果你不具备某种必需的天赋,再怎么努力,你的进步也只能是十分有限。可见,我们应该首先识别自己的性格天赋优势,然后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继而将它们转化为整体优势。 遗憾的是,社会大熔炉的历练中,我们不停的被灌输如何讨人喜欢,如何被社会接纳和认可,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自己,已经分不清哪是社会的我,哪是真实的我。“我是谁”成了我们的心殇。
从 MBTI找回自我
幸运的是,心理学家们早就做好了帮助我们找回“自我”的准备。有关性格类型划分的理论都可以帮到我们。其中,MBTI性格类型理论(又称人格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普遍使用的理论。它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它源自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Carl G. Jung 的心理类型理论,后经美国的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 (1875-1968) 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的研究和发展,现已广泛的应用于职业发展、职业咨询、团队建议、婚姻教育等方面,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职业规划和个性测评理论。据统计,世界前一百强公司中有89%的公司引入使用MBTI作为员工和管理层自我发展、改善沟通、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