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吏部和人力资源管理

古代的吏部和人力资源管理_兼职服务_时间陪伴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在吏部中,最大的是尚书(部长)、其次是侍郎(副部长),再往下就是四个司的长官称为郎中(司长),副长官为员外郎。明清时的四司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的责任内阁设立制诰、铨叙等局,吏部遂撤。

吏部四司的职能

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其实也相当于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员工关系。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之事(相当于招聘);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相当于徐州英才网员工关系和职业发展);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其实都是档案管理);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事务(也就是官吏的绩效考核)。

历代官吏的薪酬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古代薪酬跟现在人力资源的工作无多大关系,反正都是“老板”皇帝说了算,再者除了海瑞等清官之外,有几个官吏靠俸禄的?古今人力资源职能的一个差别还在培训上,古代官员的培训工作在礼部进行。礼部下设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其中科举自然是礼部的最大业务。

其实,古代的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人力资源经理。很多朋友可能会问,古代吏部尚书不就是个部长嘛,上面还有大学士(相当于现在企业的经营班子高管)和宰相(相当于总经理,老板自然是董事长)。可是古代的吏部权力非常大,它最大的权力在于:文选和考功,也就是招聘官吏(文选清吏五品以下)和绩效考核(京察、大计)。这两个司的官员向来无人敢惹,升官还是免职,发达还是破产,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有鉴于此,明代的吏部尚书和侍郎,大都由文选司和考功司的郎中接任。

古代的招聘官文选司

文选清吏司是明清时期吏部下设的机构。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以及月选之政令。司之下分设有:求贤科:承办双月官员注册,进士、举人截取,拣选举人,并恩、拔、副、岁、优贡生就职、就教,考取御史、誊录,考补中书并管八旗各省道府以下各官注册、验看、分发、引见等事项。(关键点:一、双月;二、京官为主)。

开设科:承办单月应补官员注册、验看、分发、引见。并各省题补、升调、实授、试俸、添设裁汰官缺。各省督抚奏请兼衔,并管各省候补、官员注册、销册、知照官员过班。并选拔人员分赴各省委用,服满应补人员选补各缺。(关键点:一、单月;二、地方官吏为主)

升调科:承办各项议叙,各官添铸更换印信,各官恩诏加级,颁发奏奖捐生执照。

册库:存储京外各员履历官册,承办大学士以下京堂开列请简各衙门题补各缺,京外各官升转诸事之入册、销册。

题稿房:承办满洲大学士以下翰詹等官升补,查核考试中书、御史。

笔帖式科:承办京外各衙门笔帖式及各旗印徐州人才网务笔帖式照咨补放、铨选笔帖式各缺。

此外,还有缺科、典吏科、凭科、都书科、派办处、投供处、大捐处、单双月议选处、绅处、缮折处、收发处等机构。

介绍完文选清吏司,我们的关键核心在于阐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储备干部(举人)的培养,一般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就可以做官,当然是候补。这支储备干部队伍很庞大,人口基数众多,梯队优势明显。

第二,求贤科和开设科分单双月执行选拔任务,互相有所监控和比较。而且单双月的选拔,平摊了任务量,不至于出现集中一个科室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毕竟管理全国那么多的候补官吏(储备干部)实在是很烦的事情。

第三,补缺的职位其实都是五品以下(按照企业级别来说,就是科室主管级别的干部,中层以下),而求贤科管中央部委,开设科管地方部门,这样差异化明显。

事实上文选司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举人,具有一定学历(乡试筛选)、有一定社会地位(比如见了官不必下跪,可以不服徭役)的人,最关键的是文选司还可以收取报名费(捐官)。换到现代人资管理中,这就是储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当然我们现在是不允许收钱的。

绩效考核还看考功司

京察

京察是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明代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

“四格”为:守(操守态度面指标)、政(政绩量化考核指标)、才(才能指标)、年(年资、经验等指标)。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合格)、勤职(良好)、供职(优异)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其实这和我们原来的“德能勤绩”是一个道理,只是现代加入考勤作为一个替换年资的指标,熬资历的说法从这里就能看出。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犯此法者,分别给以提问(就是警告)、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八法”后来去掉贪、酷,改为“六法”。

大计

大计是考核外官的制度。规定三年举行一次,每逢寅、巳、申、亥年,由县、州、府、道、藩、臬等层层考察所属官员,申报督、抚审核其事状后,造册送吏部覆核。对于才、守均优者称为易“卓异”,经引见(即朝见皇帝)后得加一级回任候升。劣者劾以八法(后改为六法)。其处分与京官同。不入举劾者称为平等(这个比较有趣,也就是说,外任官员只要未被中央检举,就能混过去,所谓的山高皇帝远,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京察是针对集团机关的各个职能部门,而大计则是针对各个子公司的各级干部(比如江苏巡抚不就是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嘛)。京察的优点在于,给京官们一个外放的机会,到地方去锻炼锻炼,然后再从大计中获得优异成绩回京提拔。两者结合的结果是:京官其实收入不高,靠地方官吏供养;而地方官吏又需要中央有人事关系。彼此互换岗位,有利于人才流动。此外,干部长期坐机关,一来关系会狭窄,无事生非;二来,消磨意志,不利于成长。而长期在地方,又容易养成山高皇帝远,自作土皇帝的“大不敬”可能。一般来说,京官不容易出成绩,外官不容易套近乎。京官总也可能见到上头,起码能混个脸熟;外官也很实惠,只要肯干活会做人,业绩很快就突出。京官里面最麻烦的就是言官蜒御史们(专业骂人者),这个和企业的部分稽查监督岗位相近,所以在组织系统内部也有制约:你言官不是老是抓辫子,搞稽查嘛,那么到京察时候,就好好考你,尤其如果采取满意度调查时候,越是骂人的人越可能被打差分(前提是要匿名调查)。这样也就避免了一支独秀的问题。

无论京察还是大计,对干部的考核是分阶段的。值得注意的是:三年一次的考核兼顾到一种情况——做事多的人往往会在短期考核(就是一年期)吃亏,尤其是困难的事务。当涉及到比较大的项目时,一年往往不足以出成绩。假设今年有了亏空问题,有三年考核期的话,可以努把“空”追回,盈利好的,则以丰补歉。这不同于普通员工的尽职考核,不能为了及时性而采取短期行为。可见老祖宗也是深知“代理风险”是如何防范的。

89
162
0
8

相关资讯

  1. 1、面试成功的7个信号2866
  2. 2、职场如何化解越级执行尴尬?911
  3. 3、Nature发布“2018年度十大人物”榜单,贺建奎入围2787
  4. 4、女人在家带孩子外怎么去兼职挣钱2861
  5. 5、看美日企业是如何做好招聘工作的?4172
  6. 6、自信的人有着的九种特质5056
  7. 7、留住好员工的锦囊妙计2257
  8. 8、凛冬将至!互联网裁员寒潮来袭人才面临严峻就业形势?4121
  9. 9、银行从业技巧心得3597
  10. 10、和谐职场的6大策略420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