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毕业求职季已然开启,但是据调查显示,今年有将近一成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慢就业”的就业观也开始引起社会的热议,在这个“毕业即就业”看法主导的时代,“慢就业”出现的原因?“慢就业”的出现反映了什么?
一、 什么是“慢就业”?
“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就业”模式而成为“慢就业族”。
二、 导致毕业生出现“慢就业”的原因有哪些?
1、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各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比去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毕业人数还要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在“最难就业季”的峰值不断被刷新之下,与其说“慢就业”是一种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当前形势驱使人们做出的被动选择。
更多毕业大学生选择“慢就业”虽是无奈之举,但暂时停下脚步,不仅能避开求职高峰,也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为人生发展做出思考与选择,“慢就业”并不等于不就业。
2、互联网时代发展改变就业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改变很多生活模式,而90后是互联网黏度最高的一代,网络招聘平台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他们想工作其实随时可以工作,毕业就失业的价值观已经过时了。
3、有父母做经济支柱,没有生活压力
如今90后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多有稳定收入,家庭条件也不错。补贴家用不再是他们的工作目标。这些独生子女在比较宽裕的经济环境中长大,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属性在他们的观念里开始淡化,工作更多地成了展示个性化的平台,他们有大把时间去孕育爱好,甚至实现梦想。
三、 “慢就业”新就业观难被社会接受
互联网的发展冲击了传统职业,也深深地改变了就业观,就业的方式与形式发生了转变,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衡量就业的观念还是旧的。在“毕业即就业”的快节奏的社会下,“慢就业”的观念显得格格不入。很多人无法理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觉得只是逃避就业而想出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首先要澄清“慢就业”并非另类,它是经济、互联网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毕业生逐渐摆脱了“不就业等于啃老族”“不工作就是没责任感”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并不急于寻找一份“铁饭碗”,而是先去做一些在他们看来更有意义的事,通过这样的“慢就业”,他们不仅收获了自我,也奉献了社会,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打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四、毕业大学生“慢就业”的弊端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如果不进行持续学习的话,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如果不通过就业来使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进行合理运转以及不断更新,知识很有可能会“生锈”。那么所谓的“慢就业”,就会变成“温水煮青蛙”,变相消磨着毕业生们的大好时光。
综上所述,在快节奏的社会,“慢就业”不失为一项更理想的选择。“慢就业”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的就业观,但是如果不解决横亘在“慢就业”面前的问题,帮助毕业生们在选择“慢就业”时有更多底气和自信的话,“慢就业”这种新观念还是与社会看法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