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县:“集体经济+技能培训”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

宁夏泾源县:“集体经济+技能培训”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_兼职服务_跑腿代办

近年来,宁夏泾源县为践行脱贫攻坚发展战略,创新了集体经济新型农村运行模式,通过实施创办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有效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扶贫车间——送岗位稳就业

近年来,泾源县人社部门按照“一村一品、订单生产”的发展思路,推行“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初步实现了贫困人员增收,并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扶贫车间的建设运营,不仅把就业岗位送到农民身边,也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泾源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徐万兴说。

泾源县通过利用闲置集体土地新建一批、利用村里的旧校舍及闲置房舍改造一批、利用市场化运作对已建成的扶贫车间租赁一批等方式,在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降低车间建设成本的同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充分发挥了全县贫困劳动力资源优势。目前,泾源县已开工建设扶贫车间17个,其中六盘山镇五里村制香旅游扶贫车间、黄花乡羊槽村手工艺加工旅游扶贫车间、大湾乡大湾村制犁扶贫车间、宁夏鹰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等15个就业扶贫车间已建设完成,共带动近15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

集体经济——兴产业富群众

泾源县利用致富能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大湾村建立起以手扶拖拉机配套耕种研发制造、特殊农机设计、配件加工为主的制犁扶贫车间。车间生产的多功能耕种机具产品远销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20多个地区,并获得牲畜耕犁、多功能单铧翻转犁、多功能密封支撑轮、多功能耕犁等六项国家专利。该车间目前已经吸纳1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收入可达1500元至2000元。

泾源县围绕草畜、旅游、苗木、蜜蜂、劳务等特色产业,打造了旅游文化、手工编织、产品加工、种苗花卉、农机制造、新型材料等扶贫车间,吸引来自宁夏全区内外的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将生产线、加工点延伸到贫困村。

此外,泾源县还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将扶贫车间作为集体资产,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兴盛乡上黄村扶贫车间采取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方法,生产加工山野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泾源县通过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等方式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已投入运营的扶贫车间所在村,贫困群众已全部持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证,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得股权分红200元以上,社会兜底户每年可得分红1500元以上。

技能培训——强“造血”助脱贫

据了解,泾源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00万元,将在今年建成20个扶贫车间。20个扶贫车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带动超过1000名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为了让扶贫车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拓展扶贫车间的发展空间,泾源县围绕车间生产需求,对当地贫困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对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企业,泾源县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进入扶贫车间连续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月再给予300元至500元的就业补助,并按照吸纳就业人数再给予扶贫车间2万元至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截至目前,泾源县技能培训早已超额完成原计划5500人的任务。其中,仅参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人数就达到近5000人。而这些贫困劳动力在经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后实现就近就地务工的比例可达到70%。

截至目前,泾源县已开工建设扶贫车间17个,共带动近15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泾源县技能培训早已超额完成原计划5500人的任务,集体经济的实施,目前已经吸纳1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收入可达1500元至2000元。

9
8
0
7

相关资讯

  1. 1、福田高铁站怎么去凤凰山1851
  2. 2、泉州洛江区公立幼儿园有哪些3278
  3. 3、揭阳市民保参保入口4569
  4. 4、海港城有法尔曼专柜吗?1016
  5. 5、长沙市实验小学梅溪湖学校学区划分范围4361
  6. 6、深圳图书馆如何预借1502
  7. 7、上海地铁9号线转13号线怎么转?2657
  8. 8、罗湖区红岭小学招生地段3935
  9. 9、湖南养老保险缴费查询流程624
  10. 10、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能换乘磁悬浮吗4174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