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王汉华从亚马逊中国离开了,一向温文尔雅的他被认为在过去数年将亚马逊在全球的成功经验引入中国市场。不过,与谷歌、雅虎一样,王汉华离开不久,亚马逊中国便遭遇不够本地化的指责,被认为是步调缓慢、丧失众多发展机会。
在好耶新品发布会上,即便是首次以好耶CEO身份亮相,王汉华还是无法避免遭遇外界发难。现在有记者直接指出,王汉华时代的亚马逊体系僵化,让供应商诟病不少。王汉华并未发怒,始终面对微笑,不过,他对指责给予反驳,强调亚马逊中国一直非常本土化。
亚马逊 中国CEO王汉华出席好耶发布会
“亚马逊是一家以消费者体验为主导核心的公司,本土化原则是与消费者体验紧密相连,亚马逊中国做每件事情不是中国是否应该做得跟国外一样,而是解决了消费者什么问题。费者喜不喜欢,是我们衡量亚马逊是否本土化的最终标准。”
此次亚马逊中国遭指责在于不久前一知名电商在亚马逊的店铺被强制关闭掉,原因是品牌商投诉,称此店铺销售的产品没获品牌授权。被关店的商家觉得委屈,称在中国电商没品牌授权非常普遍。“进货来源也是经销商。这符合中国法律,天猫承认,但亚马逊不行。”
对供应商严格的考核也成为抱怨对象,亚马逊中国系统统一要求供应商店铺的差评率必须低于1%。有人指出,这一套算法被认为是在美国可行,但需要更适合中国市场的灵活性。天猫相比更“灵活”,差评不会直接导致关店,只会影响获得的流量资源。
王汉华就此对腾讯科技表示,亚马逊中国对此事无过错。正因为亚马逊开放平台门槛高,才阻止卖假货商家入驻,才能保证消费者好的客户体验。亚马逊的第三方平台业务发展才能健康。王汉华甚至建议,如果媒体感兴趣,可从不同角度采访一下亚马逊上的不同商家,看看大家是否在亚马逊开店愉快。
对用户体验是亚马逊中国的最高要求。王汉华说,让亚马逊中国在营收和消费者体验上做取舍,亚马逊中国一定是舍弃营收、保消费者体验,如果从短期和长期间进行取舍,一定是舍弃短期利益、保护长期的消费者体验。
对供应商严格的考核并不能构成亚马逊不够本土化的理由。王汉华举例说,更多时候,亚马逊对中国团队的授权很充分,比如有口皆碑的亚马逊物流。
亚马逊中国是最早做物流的一批电商企业,去年11月亚马逊昆山运营中心正式运营,这也意味着其在华已拥有十大运营中心,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亚马逊购物能当日达的城市有16个,次日达已经达到了53个城市,70%左右消费者的订单可以做到当日达或次日达。
与此同时,亚马逊在美国甚至都没有物流队伍。王汉华指出,亚马逊在中国做物流有几点考虑:第一当时中国物流并不太发达,第二,物流可以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第三,亚马逊中国可以做到与第三放物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服务。
亚马逊本土化另一方面是支付。王汉华说,亚马逊中国在中国电商中最早推出POSS机,货到付款服务的公司,这些举措可以说非常本土化。“媒体有时希望把事情简单化,实际上企业做决策时很复杂,授权本身不是主要考虑问题,而是决策流程是什么,只要保证决策流程合理性,决策结果才避免失误。”
当然,亚马逊中国被外界诟病另一原因在于错过价格战,当天猫、京东、苏宁易购、腾讯电商、当当等一次次掀起电商混战时,亚马逊中国很多时候沦为看客,在中国电商圈,亚马逊中国就像的隐者,在一旁静悄悄的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亚马逊则有自己的理解,与新蛋等跨国企业一样,亚马逊不屑于打价格战。王汉华说,这是一个损害互联网生态链的做法,中国的价格战绝大多数时候是以损害消费者利益,损害购物体验为代价。“比如一件东西打五折,但只有10件东西,这样90%的定单都被cancer掉。”
王汉华指出,价格战对10个消费者带来好处,对另外90个消费者带来的是购物痛苦。亚马逊不会参加价格战。其认为,“从价格战的角度,亚马逊肯定不够本地化,但如果从对消费者购物体验改善的角度,亚马逊中国是够本土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