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读本《断舍离》一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把我们身边需要规整的大事小情逐行分析,让读者感受到断舍离的精妙之处。而本人对于断舍离一法认真研习过后,发现有些建议和内容如若稍加精炼,或许能有更加深刻的、获益更为实际的办法。
断,断的是什么?
我们要研究断这个字的要义,首先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是该断的?我们受不了的就要断?无法接受的就要断?或是说,我们曾经的所有遗憾就必须要断掉吗?
在一些惊悚类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场面:剧中人物被某种传染性极强的怪物咬伤胳膊,伤口处开始逐步向身体蔓延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颜色,这时往往会有一个人站出来砍断这个人的胳膊。
我们所说的断的定义其实就蕴含其中:有一些事情的延续或者情况的恶化,会为我们的后续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与之断绝关系。但同样,那些我们可以挽回的事情,我们应该抱以尝试性的态度去努力,那么即使最后不遂人愿,我们也不至于留下遗憾。
断很简单,断的了无遗憾,很难。
舍什么都不要舍去自己的本心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难免有说不出的痛苦,难以表达的烦闷。也许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找到某种方法发泄出来,一些问题的长年累月骚扰着我们的身心,我们想要舍去,这样的舍去,其实更像是一种逃离。
有一种离开,叫做人走了,心没走。
不要舍去自己的本心,这其实并不是建议或者劝告,而是一种简而直白的内心需要:人要有心的活着,就能够接纳更多的快乐,能够解读出自己最真实的需要,也能够缓解痛苦,让自己相信什么是自己应该抓住的,什么是自己抓不住的。
没有谁的一生不经历痛苦和磨难。而让自己不再麻木的唯一手段,就是守住本心,坚定着自己的坚定。
离是一种不愿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人生抉择为了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多人背井离乡,面对渐渐年迈的父母的离别,除了深情的回首,我们只能把遗憾留下。
这样的离别是无奈的,但同时也时必须的。
很多事情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假如这些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人转换了自己的身份,在家无所事事,整天都能够见到自己的父母,吃喝不愁的同时也被冠以“啃老族”的名号四处招摇。尽管这个例子有些偏激,但是通过这样的身份转换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选择的目的在于淘汰被动,争取主动。
十全十美的选择是存在的,但是这样的选择太少: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是因为两者有向其相冲的地方。我们选择了一种离,同时就会选择了一种合,这一离一合之间所萌生的种种因由,最终会让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有所收获,也会让每一个关注其中的人,都能够看到这种收获。
断舍离,实际上讲的是处事之法:放弃应该放弃的,但要有所选择;舍去必将舍去的,存留本心最重要;离其实也是一种合,离合之道,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