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寿险公司管理人员李其增告诉记者,笔迹分析只是他的个人爱好,尽管已经获得了国家认证的笔迹分析师资格,日常工作中也有所应用,但还没有铺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笔迹分析在中国的现状:发展渐快,实用性强,但大众对它还缺乏认识。
听课迷上了笔迹学
李其增学习笔迹分析有些偶然。一次,一家培训机构请了国内笔迹学的泰斗级人物金一贵到上海讲公开课,他听后就入了迷,因此报读了笔迹分析课程班。去年,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首次推出了笔迹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后,李其增报名并获得了笔迹分析师资格,成为国内首批笔迹分析师。
李其增说,笔迹分析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神秘,我国自古就流传着“字如其人”、“心手相通”之说,现代笔迹学更是拥有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成熟专业理论的科学支撑。笔迹就是人们脑际、心迹的直接反映。可以说,笔迹是一种自然的、真实的、最能体现个性特征的直观有机痕迹。笔迹分析不仅是一门新兴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分析测评技术和矫正技术。
笔迹分析应用前景广泛
李其增学习笔迹分析,除了兴趣之外,还在于他敏锐地发现了笔迹分析广泛的应用前景。“我所在的寿险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全国从事寿险销售的业务员约有300多万人,每年的流动率在30%以上。这对于寿险公司来讲,不仅付出了大量的培训、辅导、管理等支援销售的费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行业的声誉,并会增加一些经营风险;对业务人员来讲,一次失败的就业经历,容易挫伤甚至伤害就业者的就业、奋斗信心,不利于个人的职业成长与发展。”李其增设想通过分析现有寿险绩优销售人员的笔迹-性格-工作方法之间的关系,建立寿险绩优销售人员的笔迹特征模型,从而方便公司在招聘环节筛选出比较适合保险销售的人才。李其增透露,自己初步摸索出一些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同汉字线条的书写速度、压力、形态等隐性特征,以及汉字结构、字形、字阵、布局等显性特征,反映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比如书写速度较快,表明思维敏捷;书写笔压大,表明自信心强。”李其增说,当然,在具体笔迹分析时,并不是单一的把笔迹特征与个性特征简单的一一对应,而是通过对笔迹特征的整合和综合分析,来判断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职业能力等,依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非常显著。
国外流行 国内才起步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其他一些心理测评工具,笔迹分析可以完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应用更广泛,操作更简单,速度更便捷,成本更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性格矫正、学习潜力、职业倾向、人才招聘、婚恋咨询、健康筛查、司法鉴定、历史考古等方面。因而在国外,通过笔迹分析进行职业鉴定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
早在1983年,美国笔迹研究公司就已经开发出了“计算机化的笔迹分析和成型系统”CHAPS,通过计算机进行客观、精确、大规模、高速度的人格评鉴。这一系统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招聘选才、组织开发、团队建设、职业培训等领域。在欧洲,约有80%的企业在招聘时,将笔迹分析作为必要手段之一。而在国内,也开始有猎头公司和企业将笔迹分析作为人才选拔和人岗匹配的重要依据,但也以外资企业为主。中资公司中进行笔迹分析的数量还不多,且民营企业应用超国有企业。
李其增认为,笔迹分析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理应比在国外更广泛,因为表音表意的汉字比字母符号的拼音文字透露了更丰富的个性信息。
现在国内笔迹分析还不够热的原因,一方面是汉字笔迹分析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民众缺乏对笔迹分析的科学认识,还有许多人将笔迹学与“测字先生”联系在一起;另外,汉字笔迹分析技术的数据化、标准化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李其增说,一旦这两个问题得到突破,笔迹分析将会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人才测评与选拔、职业规划与选择,会跃上一个新的水平,自己也能名正言顺地将“笔迹分析师”印上公司名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