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郭台铭最近可能要打破每天工作16小时的纪录。5月16日傍晚他出现在清华大学,头戴棒球帽、身着Polo衫,为清华学子们讲述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工业智造。
5月17日大早,他又西装革履地出现在100公里外的天津。这里,正在召开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他在现场做了“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赋能的时代来临”的主题演讲。
演讲结束,他又赶往下一场——会见天津当地的上百家中小企业主,并与其中一家中小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下午两点三十分,郭台铭离开天津又赶往北京。下午五点钟,在北京有一场他与要员们的重要会面。
郭台铭以及他执掌的富士康,很久以前就不甘于“品牌代工厂”这样的称呼,他和他的团队希望富士康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契机,转身为一家“工业互联网”型公司。
转型工业互联网
几天的演讲中,郭台铭的话题无外乎人工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等。而这些领域,正是富士康目前的发力领域所在。
郭台铭当天在天津会见近百名中小企业家的原因,是富士康在打造的区块链金融平台,希望通过人流、物流和过程流等实体流,以及虚拟流、技术流、现金流、信息流等虚拟流,将之间所有环节打通,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
但有人认为,郭台铭频繁现身的真正目的,是为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工业富联)正在上海证券交易所IPO进行“路演”。
根据工业富联的IPO文件,该公司将未来开展8大项目的资金规模为272.53亿元。如果一切顺利,该公司将成为2015年继国泰君安以来中国A股最大一单IPO。
从IPO文件介绍,工业富联主要产品为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等,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宽带和无线网络、运营商的基础建设、互联网增值服务终端产品等。
郭台铭认为工业互联网潜力巨大,他预计,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创造8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是全球经济总量的1/2。
苹果业绩是“晴雨表”
虽然富士康一直致力于业务多样化从而减少对苹果公司的依赖,但iPhone手机的出货量仍然像一张“晴雨表”,大概率影响着富士康的业绩表现。
富士康本周一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富士康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下滑14.5%至240.8亿新台币,前一年同期富士康的净利润为282亿新台币。富士康第一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9750亿新台币增加至1万亿新台币,增长率为5.5%。
富士康2017年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依赖于苹果的产品。虽然苹果从来不公布IPhone手机的出货量数据,但iPhone手机近期的出货量增长速度在放缓。
今年第一季度,IPhone手机的交付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但由于较高的单机价格,iPhone手机仍然为苹果的营收贡献了14%的高速增长。
事实上,如果以年为单位,富士康的业界下滑最早发生在2016财年。受IPhone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的拖累,富士康当年的营收下降2.8%至4.35万亿新台币,为1991年公开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净利润为1486亿新台币,与前一年基本持平。
但是,富士康在2017财年似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与同期相比营收虽然增加,但同样增加迅速的成本,导致净利润不增反降。
不只做品牌代工厂
越是严重依赖于苹果,富士康越是加速各个领域的布局以改变这种现状。也就在本周二,富士康旗下子公司以700万美元,领投了区块链身份识别公司Cambridge Blockchain的A轮融资。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
一个月前,富士康的一家子公司称,出资8.66亿美元购入美国消费电子制造商Belkin国际;其旗下工业互联网公司也在上交所进行了IPO。
2016年5月,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智康移动与芬兰公司HMD Global,共同出资3.5亿美元,微软手中收购了诺基亚功能机业务相关资产,其中富智康出资3.3亿美元。2018年4月份,有消息称,股东双方拟在印度建厂,生产诺基亚手机零件以扩大其印度业务。
在收购诺基亚功能机业务三个月后,富士康又以3888亿日元收购了日本电子产品巨头夏普66%的股份。该公司2015年时曾入不敷出,一度靠出售总部大楼和土地缩减开支。随后,富士康对夏普采取的一系列提振措施,包括以人为本的物联网和8K生态体系的建立,使得夏普逐渐走出泥沼。
夏普于4月26日发布的2017财年财报显示,该公司营收增加18.4%至2.43万亿日元,净利润为702亿日元,实现了4年来的首次盈利。
除此之外,富士康的猎物还包括,印度即时消息应用Hike Messenger、互联网叫车平台滴滴出行、互联网造车公司小鹏汽车、IDG能源、AI语义公司三角兽、显示技术公司MicroLED……这些投资,也完全符合郭台铭所说的“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