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在中国到底开了多少家店?屈臣氏里最牛的品牌是谁?屈臣氏到底是做什么的……
3月17日,原亚洲首富李嘉诚老爷子又曝了一下家底,集团在重组之后首次公布了2015年的全年财报。财报显示,长江和记实业集团全年收入达到3303.4亿元(3961亿港元),税前利润达到517.9亿元(621亿港元)。
当然,咱们最在意的不是老爷子家里赚了多少钱,而是和咱们爱恨情仇最多的屈臣氏到底混得怎么样了。
据悉,作为零售业务主体的屈臣氏集团全年收入达到1266.8亿元(1519亿港元),为集团贡献了20%的税前利润,达到102.8亿元。
然而这就够了吗?恐怕这绝对满足不了各位亲们的窥探欲吧?屈臣氏在中国到底开了多少家店?屈臣氏里最牛的品牌是谁?屈臣氏到底是做什么的……
品观君果断伸出了黑手,为亲们扒出了10大惊天秘密。
1.屈臣氏是老外干出的药房
在今天的屈臣氏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化妆品、食品。然而最初的屈臣氏却是一家药房,还跟国父孙中山老爷子有点儿关系。
1828年(没错,屈臣氏已经拥有188年的历史了),一家叫做广东药房的西药房在广州开业。但它的开办者并不是一个中国人,而是一个叫做沃森(Thomas Boswell Watson)的英国人。这便是屈臣氏的前身了。
在这时屈臣氏还并未成为一个品牌化的公司,直到创始人沃森的侄子亚历山大?沃森(A·S·Watson)的出现。1858年沃森受聘成为香港药房的药剂师,3年后正式接管药房的生意。1871年,屈臣氏(A.S.Watson&Company)才成为真正的商业品牌。
在真正实现公司化运营后,屈臣氏的发展让许多人受益,其中就包括一位“国父”。1887年,一名叫做孙逸仙的年轻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西医学院,由于大一时医学技术科成绩相当优异,因此,在他大二的时候就获得了屈臣氏奖学金。这位孙逸仙,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了。
不知道当时的孙中山没拿到奖学金的话,会不会转行干点儿别的,那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蝴蝶效应还真可怕。
2.屈臣氏里最牛的品牌是谁?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某品牌攀升到屈臣氏内部排名第三的位置,并在2015年成为该渠道最大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名字叫做花印。
《化妆品观察》主笔冯建军曾撰文称,2015年花印零售业预计超6亿元,冲击6.5亿元,并将成为屈臣氏全国TOP 1品牌。
然而这个品牌真的把屈臣氏自有品牌挤下了王座吗?毕竟花印在2013年的时候还没有挤进屈臣氏前五阵列。
自然不是了,因为以上算法并没有将一个绝对大鳄加入其中比较,那就是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根据业界保守估计,目前屈臣氏自有品牌贡献20%-25%的销售业绩,换句话说,自有品牌在2015年在中国至少为屈臣氏贡献了36亿元的销售。
所以严格来说,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品牌,而且这一稳固的地位在未来数年内肯定无可撼动,毕竟是亲儿子嘛。
3.在中国增长跌破双位数
这里,品观君还是先给亲们看一张表:
屈臣氏2014年在中国的销售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14%,而这个速度要远低于2013年屈臣氏在中国的同比增长幅度23%。
按照屈臣氏集团官方数据的计算,2015年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仅9%,已经跌破了双位数,看来屈臣氏在中国市场也遭遇了寒冬的侵袭。
4.屈臣氏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店?
亲们一直很关注屈臣氏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店,人家也老老实实地告知了真相:2015年屈臣氏在中国拥有2483家门店。
然而,品观君比较关心的是,屈臣氏在中国的开店速度,2015年屈臣氏在中国新开了395家店,与2014年在中国新增门店数量持平。同时,这也是屈臣氏在中国市场开店最多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底,一向低调的屈臣氏曾公开宣布,2016年年底屈臣氏要在中国市场开出3000家店铺,到2015年年底为止,屈臣氏里这个目标还差517家店,按照当前的开店速度,屈臣氏当年3000家店的预期得狠狠加把劲儿才能实现了。
5.单店产出惊现负增长
别光顾着开新店,原有门店的维持也十分重要。
具体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屈臣氏在中国内地共实现销售163.81亿元,同比增长14.0%;门店增长至2088家,同比增长了23.3%。(请允许品观君复读机一把)
为啥品观君要重复这个数据呢?
据此粗略推算,屈臣氏在中国平均每家店年产784.55万元。考虑到新店的加入摊薄了平均值,屈臣氏成熟门店的平均年产应该明显高于上述数字。
好事的品观君把屈臣氏近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和门店数量做了一个脑残的除法,得到下面这表:
虽然,简单地做个除法并不算很科学,但至少可以大致地看出,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单店产出正在逐年下降。
按照屈臣氏官方的算法,平均单店年销售产出为792.2万元(950万港元),日均店销售为2.2万元,连屈臣氏自己也说了“受中国内地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2015全年可比较店铺负增长5.1%”。
看来,这个冬天,有点儿冷。
6.如何在屈臣氏作死一个品牌
说了那么多屈臣氏的数据,咱们来说说在屈臣氏做一个品牌的事儿。从1992年高夫进入屈臣氏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国产日化品牌进入屈臣氏渠道。毕竟,人家在全国拥有近2500个网点,还是很吸引人的。
那么,进入屈臣氏难吗?
据品观君了解,品牌在进入屈臣氏之前都会被查一下出身——生产工厂。屈臣氏对于工厂的检验实施一票否决制,包括工厂管理水平、环境要求等在内的十几个项目,如果有一项不达标就会被拒绝进驻。
那么,进入屈臣氏就好过了吗?品观君想说的是,作死一个品牌很容易,因为接下来是对品牌整个供应链体系以及团队建设能力的考验。
首先品牌必须有覆盖全国的配送能力,接下来是库存管理,屈臣氏有一套很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要求既不能断货,也不能压货。屈臣氏每个合同都有退货协议,压货不但没有意义还会面临下架的危险。
这还不说,人家还要考核!
屈臣氏会对新进品牌在第13周做出库存评估,根据品牌前三个月的销售数据推算,如果库存周转天数超过26周,品牌就将面临下架危险。
这比品观君的绩效考核还要严格!
7.屈臣氏自有品牌都是谁代工的?
屈臣氏对外来品牌原产地的把控十分严格,那么它的自有品牌都是哪儿来的吗?
首先,我们以自有品牌的系列为维度,把屈臣氏内自有品牌做一个大概分类(不包括食品和生活用品等)。由于条件所限,并不能调查所有屈臣氏门店,所以以下分类可能有所疏漏。
1.骨胶原系列(collagen),涉及品类有护肤、彩妆、面膜、手霜等
2.燕窝系列(bird’s nest):护肤、面膜
3.water 360系列:护肤、面膜、身体护理等
4.橄榄系列(olive):洗护发、身体护理为主,亦有护肤
5.天丝系列:面膜为主
6.冬虫夏草系列:青春抗衰护肤等
7.SKIN Advanced:中高端护肤、男士护肤
8.SKIN Simple:基础护肤
9.男士系列(watson men)
10.my party gal和letsaqua系列:彩妆和小彩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