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天投出简历150份,工作实在不好找
毕业于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刘小梅,曾在石家庄某调味品公司做会计,公司本来承诺半个月可转正,月工资1500元以上,可她干了两个月,不但没转正,只拿到了1000元钱。刘小梅发觉被骗后再联系公司,办公室进不去,“领导”也不接她电话了。因为未与公司签订书面协议,刘小梅只能自认倒霉,再重新找工作。“可是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她告诉记者:“前两天我通过招聘网站,一天之内就投出了150份简历,可只有3家单位联系我,今天是我第3次参加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了,还没发现适合的工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女生胡永伟,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用人单位“男性、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把她挡在了许多工作机会之外。胡永伟说:“没毕业前,对工资的要求是至少2000元/月,开始找工作后降到了1500元,现在已经能接受更低的工资,可依旧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李占聪今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计算机专业,他虽然在招聘会上找到了许多专业对口的岗位,可手中的简历却还是没能发出去。“用人单位要求会的技术我在学校没学过,达不到公司的要求。”李占聪对记者说。
用人单位:大学生浮躁不靠谱,岗位空缺人难招
参加今天招聘会的河北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招聘各类酒店服务人员50余名,可一个上午只有3人登记报名。一位付姓工作人员表示,用人单位招聘也很难。她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身段还是放不下来,比如这次我们招聘的岗位有酒店前台等,许多大学生询问后转身便走。另外,现在大学生的‘不靠谱率’太高,一般通知10人面试,能来5人就不错。”
浮躁,是许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描述大学生时,都会用到的关键词。据了解,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尤其是某些特殊专业的业务类岗位,会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大学生身上普遍表现出的浮躁感,让用人单位选择时更为慎重。
人才市场:大学生就业不难,问题是“有业不就”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00万,创历史之最,被热炒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据石家庄市人才市场人才交流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参加石家庄市人才市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数量,与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减少。
这位负责人认为,大学生想就业并不难,“有业不就”才是真正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由两个“对接难”造成: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难对接,大学生在校多学习理论知识,学而不精,进行实际操作,并无优势,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却十分实际,先看应聘者能否胜任工作,再考虑学历;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心理预期与实际情况难对接,大学生们一窝蜂地要当白领,许多工资高条件好的蓝领岗位却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