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上10点,珠海唐家湾,魅族创始人黄章在面对用户提出的“李楠离职的传闻”的时候,愤怒地敲下了“对公司来说能挣钱的就是人才,亏钱的就是费财”这句话。
第二天,消息炸开了锅。即使黄章平时口无遮拦,但这是黄章从未有过的、公开且有指向性地指责公司元老级高管,魅族现员工和前员工们几乎整天都在讨论这件事。
魅族公关部负责人对界面记者无奈地说:“不要再追问了,楠总的个人动向不能评论。”
“李楠提离职的时候,黄章还对他说前程顺利,为何现在突然就翻脸指责”,一名接近黄章的魅族高管对界面记者表达了不解,“他们俩其实都没有争吵过。”
魅族前员工,现华米科技副总裁裴帆迪则在微博上开始声讨黄章,他写道“没有李楠,JW(黄章)就不可能现在还有机会坐在家里逛论坛”。
7年光景,李楠从黄章口中最初的“人才”变成最后的“费财”,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黄章的愤怒与绝望
界面新闻记者从接近李楠的人士了解到,李楠已在6月底的时候就离开公司,最近一直在准备官方宣布离职创业的消息,没想到黄章先捅破了这张纸。
界面新闻独家获悉,2018年8月份,魅族16发布会之际,李楠曾经在魅族16的销量问题上设定了一个数字,但黄章认为魅族16在当时的市场反应不错,因此要“Double”。
对这个销量的提升,李楠并不赞成,他认为太冒险,也没有在备货流程上签字,但黄章坚定认为要搏一把,最后绕过了李楠,直接要求销售渠道执行。
黄章的强势并没有带来结果。一名魅族的核心渠道商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魅族16刚开始销售火爆,但中期黄章单方面要求加量,导致渠道压力很大,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消化完。因为去年下半年高通855芯片的产品陆续上市,加上品牌势能下滑,因此中后期销售非常困难”。
这件事也加剧了魅族资金链的短缺。2018年8月份,魅族16正式发布,而在今年5月,珠海国资委正式注资营救魅族。
另一方面,在魅族16发布前后,黄章将李楠一手建立的“魅蓝”关停,让李楠全力负责魅族16的市场和营销工作。“这让李楠觉得有些不可理解”,上述人士说。
在这之后,李楠和黄章的关系变得很微妙。在魅族16的备货争议发生之后,李楠就开始淡出了公司的管理,如今每天开着跑车在珠海的乡村里转悠。界面记者了解到,李楠现在在交接工作,并且密集地见一些投资人,准备创业。
直到黄章在论坛上直接指责李楠为“费财”,黄章的不满才暴露给了公众。
但在一些魅族员工看来,黄章的自大与傲慢已经人尽皆知,他说出这样的话也不足为奇。
一名魅族员工说:黄章有一次进入公司大堂时,前台没有起立,他直接开除了那名行政员工。黄章还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我在家里不会自己盛饭,这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2017年,黄章正式放弃看电影、听歌、种菜、喝酒的生活,回归魅族,并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裁员、引进新的管理人员、打造高端机等等,但收效甚微。
一方面,魅族15和魅族16都因为大规模加量的问题使得渠道和资金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黄章在前一段时间引入国资委的资本时候说“如果可以,宁可不要做大股东”,种种言行都看出他对公司管理力不从心。
上述接近黄章的人士分析,事到如今,黄章可能认为短期内魅族没有逆转的可能性了,让中层稳定才是首要任务,因此“费财”这番话是通过否认元老来肯定中层的力量,增加他们的信心。
黄章在论坛里数落完李楠之后,还补充到“启用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骨干”。
李楠的魅蓝起伏
黄章指责李楠让人吃惊的地方在于,李楠加入魅族的故事本是一段江湖佳话,但在企业的衰落趋势面前,7年的感情都化为了泡影。
一名接近李楠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曾问过李楠是否会怨恨魅族和黄章,李楠回答:“不会,反而感激魅族给他平台施展营销方案”。
2009年,李楠发表了名为《iPhone可有设计哲学?》的文章,黄章在当时看到后邀请他加入魅族。2012年,李楠正式加入魅族。从魅族移动互联网拓展部高级总监,一路上升到了公司副总裁。
李楠加入魅族后进行了几个有意义的尝试,一是建立了魅族的营销体系,二是建立了魅蓝,三是引入了阿里的投资。
2014年是魅族的第一个转折点。那年2月,黄章在公司内部宣布“从火星回到地球”,在剖析了小米的成功之道后,魅族进行了扩展品牌和产品线、引进外部融资、启动员工持股等一系列改变。
在品牌层面,魅族则成立了一个子品牌——魅蓝,这个品牌的负责人正是李楠。
在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魅族全年总销量突破2000万部,同比增长350%,进入了国产手机十强。一名魅蓝内部人士说,在这些增长中,魅蓝的销量实际占到了70%。
李楠在魅族最大的成就也在于此。当时小米与荣耀等中低端手机已立足市场,竞争激烈,李楠利用亚文化的品牌定位,提出了“青年良品”的概念,这让魅蓝在节约了大量成本的同时,在市场中获取了充足的份额。
界面得到的一份魅蓝内部数据显示,2017年,魅蓝的销量为1600万台,收入达到144亿,毛利率为12.9%,毛利为18.5亿,整体费用率为11.7%。
“但问题在于,黄章其实并不care魅蓝”,上述人士说,黄章一心想做的是聚焦高端,获取更大的利润,他对魅蓝的品牌模式并没有多大兴趣。
界面新闻独家了解,2018年,黄章本来想把魅蓝卖掉,因为这可以达到聚焦高端、裁员和融资的目的。但黄章认为,魅蓝卖掉之后,李楠作为核心市场销售团队会离职,而当时魅族的核心营销团队杨柘等人已经离开,因此为了留住李楠辅助做魅族16市场和销售,最终没有卖掉魅蓝,而是停止运营。
4年的魅蓝,就这样从高光时刻被打入了冷宫。
“绑定阿里”计划流产
除了魅蓝之外,李楠倾注精力最大的应该是推进与阿里的战略合作,但根据界面新闻调查,这项计划至今为止,因为种种原因而最终未能达成预期。
2015年年初,魅族科技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这项计划是由时任阿里CTO的王坚与李楠直接洽谈,王坚当时亲自到了珠海,历时数个月之后达成了协议。
“当时跟阿里投资的对赌其实有两项,销量不是2000万,而是1500万,另外将魅族的系统和互联网运营都交给阿里管理,阿里每年给魅族付费”,一名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回忆。
李楠在当时认为,面对有高效率的小米、技术实力强大的华为,以及还有线下渠道积累深厚的OV,魅族可以说毫无优势,只有绑定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才有翻盘的希望。
虽然最终获得了融资,但在对赌执行过程中,魅族却让阿里感觉到了“信用破产”。
“一开始魅族觉得系统和移动互联网的收入无关紧要,但在手机销量起来之后,却认为这是一块大蛋糕,不愿意把这块业务交给阿里管理”,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称,2017年,阿里已经彻底跟魅族决裂,并在魅族董事会上提出要撤资。魅族的系统则在一次升级中,全部把阿里的YunOS更换成了Android。
关于为什么魅族要临时变卦,目前依旧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楠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不少内部的掣肘。
在外界看来,魅族当时的管理层中的“白永祥、杨颜、李楠”被称为了三剑客,界面新闻了解到,实际上,这三人其实关系一般,并不是外界所说的铁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甚至矛盾重重。
在魅族系统层面,一直是由Flyme事业部总裁杨颜管理,在消极执行阿里系统的对赌协议上,接受界面记者采访的人士都表示,可能正是杨颜下的命令。
虽然完成了销量的对赌目标,但魅族内部消极执行系统上的合作,彻底让阿里方面失望,这件事也被认为是王坚被调离阿里CTO的原因之一。
“5.9亿美元对阿里来说不算什么,阿里不想成为财务投资人,而是战略投资人。”上述人士说,从现在来看,魅族一旦销量下滑,背叛阿里、失去阿里的后果就显而易见了。
自信魅族的盲目扩张
“一手同花顺打飞了”,这是绝大多数手机行业的人士对魅族的评价。
魅族衰落是从2016年开始。当时的魅族总裁白永祥召开了会议,提出不能再单纯追求销量,要开始追求利润。与此同时,白永祥还从vivo公司挖来了一位产品总监,负责魅族2016年的产品规划。
魅族在2016年的策略是,依赖2015年达到2000万销量的品牌和渠道能力,用机海战术快速覆盖线下渠道,扩大规模;压缩产品成本,并用线下的高溢价获取更大的利润。
按照oppo、vivo在2015年之前的做法,它们利用门店在全国广泛普及的优势,在全国各地覆盖配置接近、但设计不同的产品,价格则要比互联网手机品牌高出不少。除此之外,还在省级卫视、户外配合品牌广告轰炸,让品牌得到最大范围的认知。
魅族在学完了小米以后,2016年又开始学OV。这一年,魅族发布了多达14款手机——魅蓝Note 3、Pro 6、MX6、U10、U20、魅蓝MAX、魅蓝E、Pro 6 Plus等——比2015年多出了8款型号。
那一年,魅族在销量的刺激下急速扩张,一个数据是,2014年魅族只有1400人,2017年的已经到达了4300多人。
成本大规模增长了,销量却不增长,这是魅族出现问题的根源。
一名深度参与过魅族运营管理的人士评价,魅族在后续许多激进和错误的决策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扩张后的成本压力导致的。
“我们定销量的时候不是根据品牌能力和产品能力,而是根据运营成本反推的销量,因此有时候销量目标会非常离谱”,上述人士说。
2017年,黄章回归之后,白永祥力邀前华为消费者业务部CMO杨柘加入魅族,进行魅族Pro 7的市场和推广,这个建议得到了黄章的默许。而李楠则从魅族主品牌中退居二线,负责魅蓝事业部。
界面新闻了解到,当时这个新任的营销团队信心满满,对Pro 7进行大规模加量,试图通过卖出更多的机器来弥补超出运营成本。
但最后的结果是却是,魅族Pro 7系列上市开始就销量不佳,没有多久就开始降价销售,而杨柘也在不久后,黯然离开了魅族。
黄章与摇摆的魅族
广东珠海市唐家湾镇东岸村,魅族科技的总部向海而生。
黄章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数码王国。他从不在大众面前露脸,经常以“J.Wong”的ID在论坛上出言不逊,他高傲而执拗,却又在若干年前被称为中国最接近乔布斯的人。
黄章算得上是中国手机行业中最早期的匠人和先锋,但在变幻的市场环境下,他和他的魅族一直在变化、摇摆,却从未打下扎实的根基。
魅族手机横空出世之后,黄章一如既往保持小而美。直到在管理层的逼迫和小米启发下,黄章接受了资本的注入,开始注重销量。而在华为OV模式崛起之后,黄章又选择了利润先行。
一次次的变化让魅族变得伤痕累累,也让控制欲极强的黄章说出了“不想做大股东”的想法。
“不能说完全是黄章的责任,这是魅族管理层集体做出的决策”,一名魅族高管评价。
但无论如何,随着魅族元老管理层的离去,黄章还有多少时间挽救魅族,已经成为了一个谜。
“黄章回来之后很努力,但魅族现在的情况是,每三个月就会增加一倍的难度,黄章不能犯任何的错误了”,上述人士评价。
25海里之隔,切断了深圳与珠海的连接。7年前,大量年轻人不远万里,乘船跨过海峡,抵达魅族总部,他们称之为“朝圣”。
7年后,年轻人们带着失望与懊恼,开始陆续登上了回城的船。这一次,他们称之为“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