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跳槽比作选股票,那我这次‘受伤’程度大概相当于吃了个跌停板。 ”坐在记者对面的陈先生感慨自己拿了年终奖后,本想在而立之年有个华丽转型。新工作虽然跨行,但加薪又升职,没想到真正到了岗位才发现,新公司许诺的30万年薪还附加大量的业绩要求。 “现在每天加班到很晚,业务指标‘压力山大’,原来老板是看中我过去积累的人脉,虽然现在有独立的景观办公室,但哪里有心情欣赏风景呀! ”
在这个被誉为“金三银四”的跳槽季,记者粗略查询,3月份沪上各种招聘会共12场,平均每周3场,招聘范围涉及汽车、医疗、机电、金融、计算机、通信建筑建材、人事行政、财务等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记者分别探访了3月3日、6日和10日的三场招聘会,医疗、汽车、制造业求职者均爆满,求职者中除应届毕业生之外,还有不少的职场中高层现身。
记者在现场寻访了多位跳槽求职者,发现大多对所求新职位以报酬来衡量,至于跳槽新公司里的职位到底是做什么的?自己的性格适合吗?如果薪水比现在还低是否能接受?是否有从头做起的心理准备等等一系列问题回答比较模糊……专家建议,找工作要像找伴侣,没有固定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心态一
薪水仍是重要考量因素
受访人:小庞 85年生,大型国企技术员,硕士
工作经验:工作一年,年薪10万
跳槽心得:上海生活压力大,选择offer薪水为王
“上海生活成本太高,如果每个月租房2000元,吃饭加交际应酬1000元,*5000元怎么够呢?”毕业于南京一所航天大学的小庞去年四月来到上海,他对这座城市多年来的印象可用“两高一快”来概括:快节奏、高物价、高压力,“要到上海来打拼,不多*点钱怎么保证生活质量? ”
小庞告诉记者,毕业那会儿,北京某航天研究所、上海的某研究所以及一家国企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三个职位都是做技术的,因为我祖籍在江苏无锡,想离家近点儿,所以首先把北京的那个职位给排除了。 ”其后,小庞比较了研究所与国企的薪资水平,发现国企薪资福利相对更好,实际收入能较研究所高1/4左右,同时免费提供的员工宿舍,这些都成为小庞选择就业时的“心头好”。
“现在基本上一个月的吃饭成本在500到600元,交际成本约在1000元,买衣服平均一个月500元,住宿不花钱,一个月存6000元是保底的。”小庞告诉记者。 “另外,由于公司刚成立不久,研究领域也比较新,自己将来的职业前景可能会比研究所更好,而且周围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同事,人际关系也简单。 ”
小庞坦言,目前买房已经纳入计划,但他并不希望一人还贷,“一个人买房压力太大了,组成家庭后,会相对好些。 ”
点评:满足温饱后提升竞争力
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借用在职场上,就是你得自己先有能力养活自己,然后再考虑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未来的职业发展、员工培训等。对于不少刚踏入社会的新上海人来说,“亚历山大”的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薪水为王。
但薪水究竟是不是王道?如果能像小庞一样找到薪水高,又有职业前景的工作固然好,但如果一份高薪工作没有发展前景,要不要选呢?有这么个案例,朋友的朋友毕业时选择了国企单位做内部宣传,认为它不仅年薪高、稳定,还不辛苦。但四年后,当身边的朋友都稳步晋升了,他的薪水仍却在龟速前行,想跳槽涨薪,但温水煮青蛙的环境却使他渐渐丧失了竞争力。
其实在满足基本生存,能养活自己后,薪水就不应当是应届生在选择工作邀约时的首要因素了,能否学到东西,让自己能力得到培养,这份工作有没有发展前景才是重要因素。毕业之初的几年应当是打根基的时代,努力积累经验,先升值再升职,是职场达人的经验之谈。
心态二
积攒人脉适时调整工作
受访人:小何 85年生,事业单位项目负责人,本科
工作经验:工作三年,年薪20万
跳槽心得:跳槽前打探情况莫要“盲跳”,网络海投不如人脉转介绍
东北小伙小何来上海已有7年多了,2008年毕业后,他先后换了三份工作,年薪就从最开始的7万元涨到了现在的20多万,“跳槽达人”小何告诉记者,跳槽成功的秘诀无他,与其通过网络投简历,不如通过人脉关系圈内的熟人介绍,提高成功率。
刚毕业那会儿,小何在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当审计,尽管每月薪水6000多,但与数字打交道的生活并非他所爱。工作一年多,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后,小何离开了第一家公司,在杨浦区某高校旁开了间小饭馆:“那个地段人气相当好,但由于当时厨房设计得太小,上菜的速度跟不上,有时候位子上人是坐满了,但上个菜要等半个多小时,产能严重落后,不到四个月,饭店就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关门大吉了。”
从老板到无业人员,花光了所有积蓄的小何不得不重新开始。“当时正好看到家媒体在招人,虽然薪水不高,一个月加起来到手就5000元,但一来媒体毕竟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二来也能发挥自己的财经知识,三来也像通过媒体结识些圈里人,以后跳槽也方便。”抱着这样的心态,小何来到了沪上一家平面媒体担任财经记者,然而不到半年,小何却再度跳槽。
“来到现在的公司是被忽悠的。”小何笑称他的第三次跳槽多少出于些机缘巧合,“在某次活动中与这家公司的老板相识,当时公司刚好缺人,在了解了我的经历后,老板便问我,是不是要去他们公司,考虑了一个多礼拜,做了详细的资料搜集和考量,我决定跳槽。”
小何跳槽后的月薪税前7000元,一年半之后,已经涨到了一万多,加上奖金、提成和年终奖,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
点评:机遇总给充分准备的人
毕业三年,换了四份工作后,年薪站上20万,这一跳槽轨迹在不少人看来算得上成功,但仔细想想,小何第四份工作有其必然性。
如果没有第三份工作结识的人脉圈,小何便很难遇到现在的老板,然而如果没有第一份工作学到的财务方面的知识,即便遇到伯乐,他也很难胜任其职。任何一份工作,只要用心去做,总会在此过程中有所收获,其实也是在为下一次机会在蓄力。
根据某求职类网站去年年底的调查数据,八成职场白领表示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愿意伺机而动。但白领跳槽前必须考虑清楚为何而跳,如果只是因为与上司或同事不合便 “为跳而跳”,成功率不会高,毕竟每一次跳槽都会有机会成本,而如果是已经考虑清楚职业规划,又是靠人脉圈内的熟人介绍,充分了解了下家的领导风格、企业文化,衡量清楚利弊,谋定而后动,那便是跳槽技巧中的上上策。
但频繁换工作多少是忠诚度不高的体现,如果经过“几级跳”后,已经来到了实力较强的企业工作,也完全能够拥有较好的发展平台和晋升机会,就不用再“心思活络”,这个找对象有点类似,找个有一定恋爱经验的固然好,但如果他(她)换对象赛过换衣服,谁不得敬而远之?
心态三
不奢侈一样可以很幸福
受访人:Robbie 82年生,创业企业市场部总监,本科
工作经验:工作六年,年薪8万
跳槽心得:趁着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弃500强企业20万元的高薪,来到薪水少2/3的创业旅行公司工作,白领Robbie的经历在不少人看来有点难以理解,但在他看来,尽管薪水减少了,幸福感却在增加。
Robbie毕业于上海一家重点高校,2001年从重庆的一个小县城来到上海,本科学了四年财务,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家全球500强企业作起了财务。“刚毕业那会儿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以为学什么就得做哪一行,但事实上,那时候的每一天都在和数字打交道,没有成就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Robbie结识了现在就职的这家旅行公司,当起了双休日兼职领队,“每一次带队都是一次交流和分享,当我看到队员们的笑脸,收到他们感激的短信和拥抱,我觉得自己重新找回了自我价值。”
工作三年后,Robbie决定转行,因为他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在于市场营销。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成功跳槽一家500强快消公司,那会儿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当领队这项兼职却从未中断。
“在那家公司我学到了很多,选择离开也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或是厌倦,只是我想追求更多,如果说那家公司带给我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是80分,现在,我想要的是90分甚至100分。”
一个月前,Robbie来到了目前这家创业旅行公司,每个月扣完房贷和吃饭、应酬成本只剩一、两千块钱,他坦言,放弃20万年薪来到这家公司是为了一个梦想,“其实六年多前就认识了这家旅行公司的创始人,并深深认同这样的旅行理念,之所以选择跳槽,不仅因为年轻、活力的公司文化,更因为我想在十年内将它打造为中国最好的旅行公司,将真实的旅行传播给更多人,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力量,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和成就感的事。”
点评:工作满意度没有可比性
网上有篇转载率极高的帖子,叫做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其中有一项,说临终病人们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他们过的生活。心理学上有个理论,相较那些做过的事,人们更容易为那些没做的事后悔。所以,当人们的生命走到尽头,往回看时,总是发现好多应该实现的梦想,迫于现实压力,没有付诸实现。
再说说前段时间那本卖得很火的书,书名叫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个童话故事就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你一心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多少带有些唯心色彩,但无论如何,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正能量,鼓励青年人勇敢追寻自己的理想。
作为一个新上海人,Robbie放弃高薪,一心从事热爱的事业,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对他来说,现实有点骨感,但理想却很丰满。记者问Robbie,以后成家了这份薪水如何还贷、养家?他回答说,自己从小没有奢侈的生活、华丽的衣食,但也过得很幸福。幸福感并不来自于与他人的攀比,攀比只会带来欲望,真正的幸福在于自己的内心。
乔布斯所说的“随心而动”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再者,随着这家旅行公司的发展,Robbie的薪水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能回到原来的水平呢。
趁还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骨感的现实可以因理想而变得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