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将于近期完成C+轮融资,金额约8亿美元,投后估值40亿美元。本轮领投方为KKR,腾讯、红杉中国、天一资本等跟投。其中红杉中国、天一资本属首次参投,KKR、腾讯为多次参投。
兴盛优选融资历程,制图:36氪
腾讯、KKR对兴盛优选再次下注,这意味着,“社区团购”赛道复苏,三国杀局面越发明显。
兴盛优选成立于2018年1月,主要依托社区实体便利店,通过线上预订,门店自提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蔬菜水果、肉禽水产、日用百货等品类的精选商品。
近两年来,社区团购逐渐成为风口,兴盛优选也得以迅速壮大。据兴盛优选官方曾披露的数据,2019年全年,其GMV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250%。兴盛优选从湖南起步,到如今已辐射至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13个省、直辖市。
2019年年中,兴盛优选连续完成两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0亿美元。2020年年初,兴盛优选估值达到20亿美元。截至发稿前,兴盛优选已完成5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10亿美元,吸引到了包括红杉中国、今日资本、腾讯、KKR、钟鼎资本、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等十余家知名投资机构。
事实上,2019年,社区团购曾经历一轮洗牌。这个赛道作为2019年少有的“风口”,不少团队以疯狂扩张的方式扩张,如呆萝卜、松鼠拼拼,但最终以倒闭和收缩收场,这继而引发资本对这个赛道的怀疑。大部分玩家销声匿迹,而头部玩家纷纷抱团以熬过寒冬:2019年8月30日,十荟团完成与另一社区团购平台“你我您”的合并,这起并购也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第一案;京东与蘑菇街合资成立的社区拼团微选特供,随后更名鲜来多,收缩业务聚焦生鲜品类。
不过一年时间,社区团购再次迎来爆发,很大程度上与新冠疫情的持续爆发有关。疫情期间,社区团购头部玩家都实现了GMV和用户数的倍数增长,并获得资本重新输血。以十荟团为例,36氪此前曾报道,其2020年4月单月GMV突破6.5亿元,日订单峰值达160万单。2020年5月30日,十荟团宣布完成8140万美元C1轮融资,成为行业首个跑进C轮的玩家。紧随其后,同程生活官宣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
赛道迎来新转机,巨头也纷纷重估这个市场。
腾讯和阿里此前已作出资本布局,腾讯阵营下已有兴盛优选、食享会等头部玩家,而阿里选择扶持整合后实力不断增强的十荟团。疫情期间,两大巨头继续加注各自阵营内的公司,腾讯持续押宝行业规模最大的兴盛优选,多次注资,而阿里则加持十荟团。
除了资本上的布局,阿里多个业务线还下场试水相关业务:零售通事业部正筹备组建新的社区团购部门、菜鸟旗下的驿站团购接入大润发等商超、盒马推出“盒粉群”。
美团是这场混战中的新变量。2020年7月7日,美团发布组织调整公告,宣布正式进军社区团购市场,成立“优选事业部”,该部门隶属于创新事业部。单独成立事业部,可见美团对此十分重视。
与行业大部分玩家类似,美团优选事业部也瞄准下沉市场,主打“预购+自提”的买菜模式。相比于兴盛优选等老玩家,模式高度雷同的新玩家美团在搭建供应链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但美团的优势在于,流量成本更低,营销效率更高。
多个巨头瞄准社区团购业务,更大的背景是对同城零售市场的争夺。其中社区团购主打生鲜等品类,而行业的一个共识是,生鲜是同城零售领域需求十分高频、玩家渗透率很低的品类,相比于外卖等更成熟品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事实上,兴盛优选能成长为行业首个独角兽,离不开其此前积累的供应链能力,而这也是社区团购玩家能否建立壁垒的关键。
兴盛优选的前身为芙蓉兴盛,创办于2000年,早期为To B的批发小卖部,2001年转型为大型超市,但因受到本土连锁超市和外资大卖场的双重挤压,芙蓉兴盛于2009年再次转型为社区便利店。至2020年,芙蓉兴盛在线下拥有超过1.5万家门店,其中超过90%的门店处于盈利状态。
芙蓉兴盛是较早开始尝试打通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社区型玩家。2016年芙蓉兴盛曾试水O2O电商,用户线上下单,周边便利店送货上门,这一模式不仅配送成本较高,且流量基本全部导向线上APP。但社区团购主打预售和自提模式,绕不开线下,很好的撬动了芙蓉兴盛多年搭建的供应链,如“共享仓―B2C仓―配送站点―门店”的仓储物流体系,这令其成本低于行业其他玩家。
不过,随着携大量资本和资源的巨头纷纷入场,兴盛优选等玩家此前凭借较成熟的供应链形成的成本优势能否持续奏效还很难说,如何在短时间提升运营效率、继续扩大规模也成了新的课题。毕竟,社区团购是个门槛很低的生意,玩家拼的是发展速度,巨头入场后,小玩家们更需要加速成长,否则很难抵挡来自巨头的炮火。
因此,除了加速融资,兴盛优选还可能将启动上市计划。36氪从一位接近兴盛优选的消息人士处获悉,本轮融资或将是兴盛优选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完成过后,兴盛优选很可能开启上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