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电话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电话,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小王告知其家庭电话号码。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电话告诉了对方。就在这段时间里,远在郑州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武汉市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称胡女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
胡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电话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 现在这种骗术十分流行,有的人无意间被骗子探听到家中的电话号码,就出现了类似的骗局。有的人在手机丢失后,没来得急挂失,骗子就利用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一一打过去。由于亲友众多,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提醒大家都要对这种骗术提高警惕 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将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黑职介.。
黑职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信息费后提供虚假信息,找几家用人单位来回.忽悠.学生。甚至有些中介在收费后便人间蒸发,让学生投诉无门。
【温馨提示】凡应聘时,招聘单位提出收取服装费、押金,或以其他方式变相收钱的,都是非法的,很可能是个骗局,求职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另外,遭遇诈骗后要及时报案,否则不仅本人的损失难以挽回,还会让更多人上当。
3、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案例:小林是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转眼就7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7月28日他接到同班同学的电话,说在安徽蚌埠有个好工作,做质检员,工资高,待遇好。小林听了心动了,就赶了过去。到了蚌埠,那个朋友把他领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宿舍,里面还住着男男女女十来个.同事.。其中几个同事特别热情冲小林招手.哎,帅哥辛苦了!辛苦了!怎么样?一路上怎么样?有没有吃过饭?...,当她们把小林东西放好之后,就问小林:.借你的手机玩一下嘛.,就这样,对方要走了小林的手机,然后直言不讳告诉他,新工作不是什么质检员,而是传销。产品是2800元一套,小林身上没有这么多钱,他们就要求小林以在这边学驾驶为名,从家里骗钱,或者骗同学或朋友过来。
4、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24岁的小刘去年毕业于郑州某高校经贸管理系,当年7月,他在一家公司应聘.市场部经理.成功。第一天去上班时,公司老总让小刘这个.经理.去推销产品,美其名曰.了解市场.。
我在那儿干了快一个月,天天出去推销。.小刘说,一名与他关系不错的员工偷偷告诉他,公司最初招聘时就是要招推销员,怕招不来人,故意说成是.市场部经理.,他这才发现上了当。
典型的.粉饰岗位.的招数。因担心招不来业务员、推销员、代理员等,招聘单位就把职位.美化. 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以此来诱惑大学生。当应聘成功后,招聘单位便会以.先熟悉工 作.或.到一线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继续工作下去。
这类招聘信息一般比较简单,涉及细节方面的东西都未明确注明,比如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等。因此求职者应聘时要提前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认真考虑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