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你顺利进入一家大公司,为了证明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几年下来,你有些失眠和精神衰弱;偶尔你会感到大脑一片空白,难以集中注意力;无论怎么加班,每个季度好像也只能勉强完成KPI;你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没有时间跟朋友碰面……
事实上,这是很多职场人士的通病。中国职场焦虑调查报告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大部分企业的普通员工中 64.57% 的人会产生职业枯竭感。
我们到底是怎么让工作掏空自己的?虽然大多数研究都表明,职业枯竭归根结底来自最单纯的疲惫,但造成倦怠的原因还有太多:比如并不热爱的工作,自我评价低、事事力臻完美的性格,以及工作与生活渐渐模糊的界线......
如果“被掏空”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事实,那么被工作占据生活的你,应该如何拯救自己?
01、身体被工作“掏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职业枯竭症是指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所导致的精力耗竭、消极情绪增多的状态——包括生理、认知、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多种疲惫。
如果拿不准自己是否处于职业枯竭之中,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个小测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YES 或 NO)
1.你是否情绪变化无常,并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担心。
2.你总感觉自己的精力透支,经常有即将“坍塌”之感,失眠现象严重。
3.你的记忆力糟糕、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4.脾气暴躁,为一点小事动怒。
5.经常加班,每天平均睡眠不足 6 小时。
6.经常胃痛、头痛、背痛,感觉全身乏力。
7.一想到上班心情就低落,总是盼着假期快点到来。
8.和同事关系紧张,想到见上司就发憷。
9.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对家务活也提不起精神,过分贪睡,饮食不规律。
10.自我评价降低,经常有失败感和无能为力感。
如果在你的回答中,YES 已经超过了半数,那么你很有可能正在遭遇“职业枯竭症”。
02、我们是怎么让工作掏空自己的?
职业枯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开始于身体上的疲惫,进而导致工作表现下降,自我评价降低,并且再度陷入疲惫的恶性循环,越忙越乱,越乱越忙。
你正在为并不喜欢的事业消耗自己
《环境科学》杂志认为,职业枯竭症归根结底是因为你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旦职业选择不协调,工作上的每一个方向都会变得荆棘密布,难以控制。
事实上,影响职业选择的动机不外乎内部动机(内心的原始渴望)和外部动机(家庭、社会、现实层面的压力)两种。如果这两种动机相互契合,协调运作,我们会在职业中获得由衷的成就感。但这种状况在职场中十分罕见。
根据盖洛普公司的调查数据,全球只有 13% 的人从事着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对更大多数的职场人士来说,职业选择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并不吻合。同样的调查数据显示,有 63% 的人认为自己不适合所从事的工作。随之产生的自我认知失调也会导致身心俱疲。
虽然你也不讨厌你的工作,但是...
职业枯竭通常始于单纯的疲惫,比如:加班太多。
英国《卫报》曾发布过一篇名为《中国人工作有多努力?》的调查文章,研究发现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 2000 至 2200 小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其实是一个回报递减的过程。处于疲惫状态下的职员难以集中注意力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这时再让你去面临 KPI 和 OKR 制度,不但不会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反而会造成身心的二次伤害。
除此之外,如果企业缺乏合理的沟通和奖励机制,职业枯竭感会随之加深。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你觉得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你的老板仍然认为你不够努力”的想法掏空的。
也许,有的人天生就更容易感到枯竭
工作机制虽然是引发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真正的麻烦却根源于一个人的内生性格。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两类。A型人格者具备更强的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而B型人格者则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研究表明,虽然 A 型人格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脱颖而出成为领袖,但由于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A 型人格的人比 B 型人格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因此也更容易遭遇职业枯竭。
其实,你早就分不清工作和生活了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脱离工作。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使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士即便不在公司,也会处于“精神在线”的状态。相信你也一定有过周末回客户邮件,在微信群里被老板@的经历。
BBC Future拍摄的关于职业倦怠的纪录片对此也有展现,有趣的是:尽管大多数职业枯竭者感到自己筋疲力尽想要远离工作,另一方面又无法抑制在非工作时间一遍遍检查邮件的欲望。
03、不想被工作掏空,如何应对职业枯竭?
当然,不管你是否是典型的“职业枯竭症患者”,每个努力工作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工作中感到紧张和压力。长期处于疲倦和枯竭的状态之下,健康、情绪、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都会受到消极影响。这时候,你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
有意识地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有时候盲目地push自己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在生活中稍作停歇,才能更好地上路。
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的社交活动中,正性的人际关系反馈都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重新定义优先级
做好时间管理,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让琐碎的事务消耗太多自身的精力。
转换看待工作的方式,为工作赋予意义
如果你现在从事的工作并非你所爱但又无法在短期内做出改变,换种思路也许能换种心情。
转换职业道路
如果深思熟虑之后仍然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勇敢地换到下个领域也未尝不可。
正念冥想
在合适的时间放空自己,也许能帮你达到更好的状态。
合理的外界刺激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外界刺激来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比如新的爱好、合理运动以及饮食。
最后,我们不认为有哪种价值观是绝对正确的。生命的多样性常常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人在工作中感到枯竭倦怠,就有人会从工作中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如果你做的工作是你所热爱的,那你很幸运;但如果你感觉自己快要被工作消耗得筋疲力尽,那么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和不同的道路,只愿你站在终点回望来路的时候,能够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