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电商遇冷:第二波生死大考来临

9月17日报道

 奢侈品电商遇冷:第二波生死大考来临_商务服务_商标版权

如今两个月过去,这些综合电商平台和垂直电商平台陆续对其提供奢侈品的相关商户进行整顿。但仅凭平台商的约束还远远不够,假货依然成为奢侈品电商的顽疾。正是在诸多顽疾侵袭下,眼下,国内垂直奢侈品电商正迎来第二波生死劫。

两年来,国内奢侈品电商获得新融资的寥寥可数。近3个月来,成立于2011年8月的VIP尊享网关门大吉;天品网被美丽说并购;二手奢侈品品牌香港米兰站陷入发展危机,今年上半年亏损1980万元。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尚品网、第五大道、聚尚网等奢侈品电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奢侈品电商正再度遇冷,行业一片萧条。

 1、第二波寒冬:本身是伪命题

实际上,奢侈品电商两年前已经有过一轮大洗牌。2012年,品聚网、佳品网、呼哈网等以垂直奢侈品电商为定位的公司纷纷倒闭,背靠网易的奢侈品平台网易尚品、新浪奢侈品频道,也在短暂运营之后宣布关闭。

此番第二波寒流袭来,和第一波有着怎样的不同?核心的是,奢侈品电商的蛋糕只是看上去很诱人。

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3年奢侈品网购市场的交易规模为208.2亿元,2014年全年预计达到274.3亿元。盘子足够大,而且中国是奢侈品的最大消费地区。这些都表明,奢侈品电商网购市场的未来应该是一片光明。

但一线品牌难获得授权,货源稀缺,供应链断裂,假货泛滥,成为奢侈品的天生顽疾,第一波倒下的奢侈品电商玩家没能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二波依然没能化解这一顽疾。这一顽疾在口碑传播下,越来越影响用户的体验,形成恶性循环。

就在今年9月份,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在参加BTV《光荣绽放》节目上就直接告诫消费者,最好不要在网上购买奢侈品,就是因为假货已成奢侈品电商平台的潜规则。

一位奢侈品电商的从业者告诉腾讯科技:从数据上看,似乎奢侈品网购市场潜力巨大,但这是一个误区,当下国内做交易的垂直奢侈品电商就是一个伪命题,都呈现亏损状态,未来很难有出路,最本质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模式来做支撑。具体原因有三:

其一,购买奢侈品的都是高端用户,真正高端用户并不屑于网购,也更享受线下购物的乐趣。电商平台市场一向是得屌丝者得天下,要想在海量网购用户中筛选出高端用户,无论是流量还是推广运营等成本高居不下,持续看不到利润,投资人也不会跟投,而且竞争激烈,持续烧钱中,资金链很容易断裂。

其二,国内奢侈品电商基本都效仿美国奢侈品电商网站Gilt的模式——会员制、折扣、奢侈品牌。但Gilt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却行不通。美国奢侈品牌的大量库存和积压尾货,这使得Gilt能轻易敲开奢侈品牌大门,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供应商。而中国市场情况却完全不同,奢侈品品牌商,几乎供不应求。没有库存压力的品牌商,他们掌握着主动权,没有理由成为以低价取胜的电商供应商。这导致奢侈品电商网站没有充足的正品货物供应,所谓电商的核武器性价比也难以发挥效用。

这条路上,如今已经上市的唯品会 就曾吃过亏,最终发现此路不通,但发现国内中低端品牌有着大量库存和积压尾货,于是改走中低端服装品牌路线,最终赚得盆满钵满。

其三,新增的用户量和流量成为奢侈品电商的束缚。电商领域是流量为王,对一般商品来说,线上巨大流量成为推动市场规模的杀手锏。但奢侈品电商的核心不是新增一些几年才买一件打折品的用户,而是牢牢黏住那些常年购买新品的老用户,再利用口碑营销来吸引和老用户有相同购买力的新用户。这使得用户量很难实现迅速突破。

此外,在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看来,中国奢侈品市场虽然空间巨大,但奢侈品的销售和传统商品销售有较大区别,体验,身份,文化等因素占比较大,这并非传统电子商务能够很好解决的。而且,中国的反腐力度和进程及出国购物、海淘业务的发展也对奢侈品电商造成一定程度冲击。

64
138
0
43

相关资讯

  1. 1、泉州泉港区民办小学网上报名需提交的材料?2078
  2. 2、重庆垫江失业金领取条件325
  3. 3、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南湖初级中学招生范围552
  4. 4、郑州地铁5号线时刻表2239
  5. 5、如何线上预约重庆社保服务3343
  6. 6、南京Y40路运行时间1309
  7. 7、澳门新八佰伴vip怎么办?2107
  8. 8、深圳光明农场可以带狗吗4138
  9. 9、香港兰蔻粉水专柜地址709
  10. 10、上海地铁11号线转8号线怎么转?160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