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的辛劳并不等于酬劳

不好意思,你的辛劳并不等于酬劳_软件开发_游戏开发

很多人抱怨说自己工作时间长加班多,为什么获得的薪酬还那么少。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了解职场上的游戏规则:

职场上升的本质,是一个不断把初级资源转化成高级资源的过程。

你所获得的回报,绝不应该以时间来计量,否则一辈子都是受人剥削的打工仔。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如果把我们漫长几十年的职场生涯比作一场竞技游戏,那么大部分普通人在大学毕业的初始阶段,时间和精力就是最初级,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我们往后的人生,实质上比拼的就是你怎么利用这些初级资源。

3年前我曾用小号在知乎上发起过一个很火的问题,叫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人和人的差别变得如此巨大?

除了少数幸运儿天生自带身份、背景、家庭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光环加持,更多普通人三四年后的差异,完全取决于他怎么去利用初级资源,也就是时间。

有的人懂得将时间进行高阶置换,用时间去换知识,换技能,换人脉,换名声,换一系列能在往后职场通关打怪中帮到自己的高级资源;

而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一无所有的年纪用时间去换所谓的“快乐”,去换夜夜笙歌的开心,去换本不属于现在的自己但渴望提前过上的“精致生活”。

到头来知道的都是哪里的夜店好玩,哪里的酒吧精彩,什么牌子的包是新款,什么车是名牌。

可除了这些,任何工作事业上的提升想法都没有,也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能看那些不知所云的烂大街鸡汤,暂时麻痹自己。

于是差别就这么出来了。

你怎么利用资源,体现的是你对自己人生的战略思考。越早懂得用初级资源换取高级资源,就越早能上升到新的层次。

上图基本上囊括了一个人职业生涯成长中三种资源的高低属性。

最初级的时间资源前面说过,每个刚毕业的人,拥有最多的就是时间。

人与人的第一次差别,就体现在初级资源(时间)向中级资源(技能)的转化过程中。

光这一阶段就能刷掉一大半不合格的人。

对于工作技能的磨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精益求精,我们大多数人的专业功夫,或多或少都是掺杂了水分的。

任何一个行业都遵循正态分布的原则,能做到顶尖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维持在七八十分的中部水平就足以应付手上的工作。

这其中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比如有的人就是懒,不愿意精进自己的工作技能。

像设计师不愿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程序员只满足写好手上的代码而不愿去学习新的编程语言;

销售不懂得用新的网络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客户管理能力等等。

“我不想学,现在的工资挺好,又不累,干嘛费劲去和别人争个头破血流。”

这样想的人,大有人在。

除了个人原因,当然还有公司、平台甚至行业的制约因素存在。

比如在一个发展前景受限的行业,或者公司给到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只能让你停留在行业60分的水平。

像过去几年很多被互联网冲击严重的传统行业,因为行业知识结构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导致“旧知识不能用,新知识学不会”的断层现象出现。

许多化工、运输、快消、营销甚至IT行业,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越是庞大的企业,转型越是困难。

一些新技能新职位例如数据银行分析,人工智能开发,媒介程序化购买等,许多公司在战略层面上也并不完全了解,无法快速应用到日常业务中。

落实到每个员工个体,想要学习新知识但没地方去学,这才带来如今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兴起的机会。

以上这些,共同导致在“工作技能提升”这一项上,许多人就参差不齐。接下来这就直接反映在薪酬水平上。

如今的职场,并不是你花时间越多,加班越多,就理应拿到更高的薪酬(加班费不算)。而是你的知识和技能更专业先进,更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才有可能拿到超过行业平均水准的酬劳。

这和你的辛劳程度有关,但并不是完全正相关。

举个例子。

我有个开广告公司的朋友,跟我说他下面最近新招了个策划,一个月给他2万,但写出来的方案被客户屡屡投诉。

用客户的原话说:

“这是小学生写出来的东西。”

我知道他那个客户要求很高,不好搞。但平心而论,虽然人家要求高,但提出来的观点还是很站得住脚的。

比如语句用词缺乏洞察,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对竞品的分析太流于表面,对公司的业务线梳理太过混乱......

那个策划写的方案我也给看过,坦白说确实够不上月薪2万的水准。我朋友想开除他,可那个策划却说自己扑在方案上一个多月时间,不眠不休加班,费劲琢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我朋友下不了决心,来问我意见。我直言不讳跟他说,你要是还让这人做下去,就准备丢客户吧。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话只能自我安慰,千万别说出来。

任何一个行业,一份工作,都有苦劳。区别是苦劳过后产生的价值到底有多少,这并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

我见过几句话就把客户说得服服帖帖的人,也见过写了百十张PPT依然被打回来重做的人。前者花的时间不过几分钟,后者可能要花几个星期,可最后结果却是反过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

专业技能水平的差别。薪酬拿得高的人并不是时间花得多,而是解决的问题价值大。

同样是百来页PPT,麦肯锡这种咨询公司能卖几百万,你却被客户打回来几百次,大家花的时间都差不多,为什么你的时间这么不值钱?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讲完了第一层的资源转化,接着讲第二层。

即,由专业技能向社会资源转化的阶段。

这时候,凭的是你长袖善舞的本事。

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才能贩卖给社会上更需要它的人或组织,从而获得等价交换的筹码,进而开始编织自己的社会资源关系网?

这才是该阶段的核心问题。

此刻你的身价不再只是技能,而是你背后所携带的社会资源的总和。

举个例子。

很多人都曾跟我抱怨,说自己老板啥事儿不干,每天在办公室打电话聊天就行,可他交的税都比自己工资高。为什么自己吭哧吭哧忙得要死,每个月就只拿几千块?

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想过,直到有一次我无意间听见老板打电话,才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次说来也巧,中午大家都出去吃饭了,只剩我在办公室里忙着搜集项目资料,隔壁不远处我的老板正在打电话。

当时门开着,我隐约听到老板在电话里讲的事情,是最近公司的一个大客户项目。

这个项目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遇到了供应商资源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工期被延长,客户来投诉。结果我老板一个电话直接打给供应商公司的头儿,三两句话就让对方答应尽全力配合。

这要是让我们去找供应商谈,一个多月都谈不下来。

后来听同事八卦说,那家供应商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受到过我老板的照顾,一步步生意做到今天。之前他们不知道我老板有管这个项目,后面出事了才晓得严重性,赶紧过来赔不是。

可以说没有那个关键的电话,这个价值几千万的项目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

现在回过头来看,表面上一个简简单单的电话不过5分钟,可这背后却是我老板几十年的社会资源积累。

同样一个电话,我去打对方根本不会鸟我,三天三夜把嘴巴说干都没用。原因很简单,我的话没有分量。

而分量,来自于你身上携带资源的质量,而不是夜以继日的辛劳。

想清楚了这一点,就要赶紧行动起来,用专业技能去编织自己的社会资源网。如何去做?两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a) 找到你的“火箭船”

一定要尽量加入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并在里面发挥作用。

比如重大项目的竞标,核心客户的拓展,关键技术的研发等等。套用Facebook 的COO 桑德伯格的话来说: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艘火箭,那就赶紧跳上去,而不要计较坐在什么位置。”

工作也是如此,用你的专业技能和敏锐嗅觉,找到那些堪称“火箭"的高价值工作,并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你的所作所为会被周围所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个人名声会被建立起来,你的名字会被传颂到各个地方。

这都是在为你后面的职场成长铺路。

b) 把技能展示给更有影响力的人

谁是更有影响力的人?

往近了说,你的直属老板,部门老板,公司大老板;往远了说,你的客户,你竞争公司的老板,行业的领军人物,猎头甚至媒体。

套用广告行业的一个词来说,这些人都是传播你名声的“关键节点”。你要去影响那些能够影响别人的人。

把你的专业技能,适当展示在这些人面前,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印象。无论是行业交流采访,喝咖啡聊天还是面试,都要和这些人保持良好的联系。假以时日,他们有需求的时候会自动来找你。

我身边有许多堪称传奇的职场跃迁,都是从一次不经意的喝咖啡开始。

当你在公司的地位越高,就越应该走出去看看别的公司在做什么,这个行业在做什么。时刻保持信息互通,用你的专业见解去征服别人,让人记住你。

如果你没钱没背景没资源,空有一身时间,以上这些方法或许能够帮助到你。

总之,今天讲的这些就是一个基本的职场成长路径。篇幅有限,只能说大框架,无法解释每一个细节,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最后再讲一个误区。

资源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普通人的路径只能按照“时间-技能-社会资源”这一条路走,绝不能跨越。

你不可能把时间直接转化成社会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强烈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闷头去创业的原因。

创业考察的是你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背景、人脉、资金、技术、产品、运营甚至法务你都要触及。当你的单一能力都没有修炼好的时候,就去盲目做所谓的“整合”,到头来很容易碰一鼻子灰。

分清楚自己在哪个阶段,才能更有策略性地给职业生涯做出规划。

有的是时间,那就多学几门技能,专精一两项工作,先保证自己能在公司同事,行业同行里做到前列水平。如果时间花了很多,能力却没提高多少,那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了技能傍身,再去想怎么把它贩卖给欣赏或者需要它的人。记住,你的本事才是你职场社交的资本。当你和不同的社会资源成功建立了联系,你的身价才会慢慢涨上去。

从这些角度去思考,再来审视自己的辛劳,你才知道什么是有效辛劳,什么是无效辛劳。

4
87
0
52

相关资讯

  1. 1、大学生职场预备力开发5重点1831
  2. 2、从破产边缘走向吸金宇宙,漫威经历了什么?834
  3. 3、那些“逃离”北上广的科技公司怎么样了?2854
  4. 4、老板最喜欢是专家型的职业经理174
  5. 5、企业招聘面面观3845
  6. 6、80后“累点”:房奴、孩奴、职场打拼倍感压力3296
  7. 7、星巴克兼职需要什么条件?2449
  8. 8、轻轻松松的网络兼职真的存在吗?614
  9. 9、面试时要穿条卡其色的裤子4060
  10. 10、结婚需要10000个理由,离婚只要1个494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