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总有一群人,他们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实干、默默地努力,职场上扮演着“隐形超人”。
但提职晋升时总是被人忽视或被人忘记,总吃哑巴亏。
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是哑巴干活,只干不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傻把式。
说话到底有多重要?
特别重要!
否则很多职场领袖们也不会每年在“说话”这件事儿上砸重金,聘请“说话教练”对自己进行严格训练,在每一次“大型说话”场合开始前精心演练。
天天说话不等于会说话,很多人就栽在说话上,这次我们就聊聊职场“说话”这点事儿。
一、“说”不是“吹”
会说话直接和你的业绩以及职业发展正相关。
“说出来”和“吹出来”是两个概念。
“说出来”是指会干还要会说,是在干的基础上;“吹出来”却是无中生有,天花乱坠或干一说二。
工作中乱吹的人很难长久,早晚有露馅的一天。
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多数人不愿意出头,不敢表达自己,我们强调的是埋头苦干,多干少说。
一件非常出色的工作,汇报时三言两语讲完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会说不干当模范,埋头苦干受批判”的情况。
作为我们当事人一定是满腹委屈,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作为领导要明辨是非,免得让老实人吃亏。
但痛定思痛,我们自己必须学会表达:会说同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
要从自身找原因,指望老板明察秋毫,明辨是非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工作,只有你自己对你的工作最了解。
很多时候,你不说都没人知道。很多时候,干了没说和没干是一样的,等到工作不被人认可再发牢骚:人在干,天在看是没有用的,只会自寻烦恼。
二、说简单的话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特别是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没有人有时间听你的长篇大论。
企业中会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越是高层,会议越多,作为管理者更是在各种不同内容的会议中切换,没有人有大块时间听你唠叨。
三句话讲不到正题,很多人就已失去耐心,哪怕接下来的内容再好都会失去很多听众。
在拜访中,客户留给你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因此有人提出30秒钟的电梯原理,即在30秒内把事情讲清楚。
如何用简短的话把事情讲清楚着实考验人的表达能力。
表达的场合更多时候是非正式的,看你能否利用机会。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有些人虽然看上去毫无准备,但即兴讲上几句都非常贴切,击中要害。
实际上这种天才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需要不断地磨练,平时做好准备。
除非没有机会,一旦有机会哪怕是在走廊、餐厅里遇到合适的对象都可以谈起工作进展或对某些项目的想法和计划,这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如何精炼地表达自己至关重要。
三、说有趣的话
工作和生活中要有幽默感,做一个有趣的人。
职场上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
工作中往往一个小段子或一句幽默的话,都能引起周围同事的哈哈大笑。
有些团队因为有几个开心果总是笑声满天,气氛活跃。反观有些团队整天肃穆安静,如临大敌,试想这样的团队如何让人快乐地工作。
领导者的幽默气质会给团队带来不一样的文化,这些都和团队的生产力、流动性、凝聚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要学做一个会说话懂幽默的人,特别是领导。快乐是可以被感染的,因此大家都愿意和有趣的人或有幽默感的人一起工作。
四、个人品牌是说出来的
在这个推崇“品牌”的时代,你就是你自己的代言人。
无论你是不是身处销售职位,在公共场合,你总是在扮演“销售”的角色,推销自己的产品、项目,推销自己。
再小的个体也会有自己的品牌,因此你就是你自己的销售代表,你自己品牌的产品经理。
品牌好坏全看自己。好酒也怕巷子深,只埋头苦干不注重品牌推广,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人善任”,充分说明了让人知道你的重要性。如果别人都不知道你,如何给你委以重任呢?
在公司里获得提升,你的直接经理固然重要,但最终的决定并不取决于你的直接经理,而是与你领导平级和更高一级领导。
因此,要学会利用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特别是了解自己的工作给团队和公司带来的价值。
一个人能否提职和晋升并不仅仅取决于年终总结,更多是给这些“决策人”留下的平时印象。能够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两种,好印象和坏印象。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想让好事出门,就要说出来。
中国人讲“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讲话是一门艺术,即便是天天讲话,也未必就会讲话。
如何讲表扬的话,既激励别人又增进感情?如何讲批评的话,既直言不讳,又不伤感情?这确实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